是葉洪老哥,在加里曼丹開了個羅漢堂,教授徒弟。還很喜歡喝酒,我們都稱他為醉羅漢。這位是沙亮老哥,家傳地查拳。
我們都是聽說了陸師傅的本事,想要前來拜會一下,向您請教一些拳術修行。”
“三位師傅請坐。陸某來南洋還沒多久,朋友不多。既然三位師傅登門,今日咱們便以武會友,先搭把手。”
這三人當中,以白泉頤的實力最強,乃是整個印尼數一數二的華人高手,一身實力已經接近化勁巔峰,比起那新加坡的陳艾陽,也並不遜色多少。
“陸師傅,在下練的是詠春,困在化勁久矣,一直沒有觸控到丹道的門檻。今日此來,也是想要向陸師傅請教一下丹道,不知能否透露一二?”
詠春拳以近身快打為主,強調速度,在空手格鬥之中的確能夠發揮出不錯的威力。
但用於戰場之中,與八極拳、形意拳等拳術就有些差別了。
別看後世的一些影視劇中,詠春拳好像很厲害,某位葉師傅更是能夠一個打十個,但真要論起來,葉師傅與民國時期的那些國術名家相比,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當然,拳術不分高下,因人而異。
,!
一個練形意的和一個練詠春的對打,看的並不是哪一種拳術更加精妙,而是兩個人的實力、經驗、臨場應變能力等。
眼前這位白泉頤白師傅,能夠將詠春練到化勁這種層次,也實屬難能可貴了。
國術較量之中,有分生死的擂臺切磋,也有相對安全的搭搭手,點到為止。
陸誠與白泉頤剛一搭手,就直接把握住了對方的重心所在,可以對白泉頤接下來如何動作,如何出招作出最準確的預知,不等對方反應過來,手中暗勁勃發,直接打亂了他的重心。
面對高手,拳師失去重心,渾身勁力就無法凝聚,成為待宰的羔羊。
白泉頤一個不穩,接連後退了兩三步,才重新站住,有些驚駭的抱拳一禮:“陸師傅功力之深,老白佩服。我這兩個好兄弟,拳架子也都練得相當精純,想要請陸師傅再指點指點。”
那名叫葉洪的高大光頭壯漢也是抱拳一禮:“陸師傅,在下練的是南少林傳下來的羅漢護身錘,我給陸師傅打一遍,還請陸師傅賜教。”
在和政府軍的戰鬥結束之後,唐紫塵就已經放出了一些訊息,準備把南洋唐門交到陸誠手中。
一些得到訊息的人,自然做出了各種應對。
白泉頤三人這次登門,乃是以交流武學為藉口,接觸一下陸誠,看看陸誠的實力和胸襟。若是陸誠值得他們歸附,他們便誠心歸附。
陸誠也是看出了這一點,準備將三人徹底收服,還能起到千金買馬骨的效應。
因此,在觀看了三人的功夫之後,陸誠便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一些問題,並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
三人見陸誠如此坦誠,還有這般實力,當場便把姿態放的很低,表示全力支援陸誠接手南洋唐門……
:()漫遊影視諸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