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問的委婉,但陳恪能聽出來,輕聲回道:“戰場瞬息萬變,誰也不敢說肯定能勝,但不管勝敗,對我大興王朝都只有好處。”
“張亢只是我朝的散職官員,以個人身份支援于闐王國,大家心裡明白,卻抓不著把柄。”
“據我觀察,張亢忠君愛國,不用擔心有變。”
說到這陳恪沉吟一會,斷然說道:“如張亢有變,皇上給我一支兵馬,我去滅了他。”
他說了一席話為張亢作保,直到最後一句話方才想起李昭問計的目的。
李昭就等這句話。
明白了這點陳恪暗歎,“李禎還是有點膽小啊!”
他不能不發出這聲感嘆,李禎接受他的建議,初一就放出鷂鷹奔向西北,曾樂行當晚就能接到命令,以曾樂行的脾氣立刻就會行動。
縱然種世衡需要一點交接時間,這個時間也應在阿難城與張亢說事了吧?
李禎這時還讓李昭來問他,還是心裡不踏實啊!
陳恪心裡感慨,而張亢卻在罵娘,“沒這麼幹的,初三就將我趕出阿難城,還讓不讓人過年了?”
聽他抱怨,種世衡笑眯眯地回道:“你可以回延州府過年,我得到的命令是將你趕出阿難城,可不管你去哪過年。”
“不回延州...”張亢斷然拒絕,“我敢回延州,今天回去,陳恪明天就會派人抓我。”
聽他這麼說,種世衡奇怪地問道:“直學士的速度不會這麼快吧?”
“不好說...”張亢愁眉苦臉地回道:“被他盯上,誰知下一步會面對什麼?他做事向來是一二三四五、一環套一環,堵死別人的路,讓人無路可走。”
張亢發現上當了,當陳恪讓他攻取黑水城時就給他下了圈套。
這時他才明白陳恪為何對他那麼好了,黑水城、阿難城的物資都給了他,就是讓他去支援于闐王國的。
他明白卻沒招,那些物資讓他交人了,也該振臂一呼拉起一支隊伍來了。
“這才叫計謀...”張亢感嘆,“坑起自己人來天羅地網,跑都跑不了。”
然後一臉嚴肅地對種世衡說道:“老種,你要小心了,你的名字也在陳恪的坑人名單裡,還有狄青,將你調過來就是準備坑你一把,下一個就是狄青。”
說完這話張亢大笑,揮揮手就往門外走去,時間很緊,他得趕緊去招兵買馬,爭取初五出發趕赴于闐王國。
想到去于闐王國張亢就興奮,這是將西域納入大興王朝版圖的舉措,他就是先鋒官。
他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麼,義勇軍不是大興王朝派遣的,這是一支由漢人、党項人、西域各族人組成的義從,他們在感情上傾向親近中原文明的于闐王國,在行動上給與武力上的堅決支援。
想到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張亢感嘆,“高明啊!”
而李昭也感嘆一聲,“高明。”
但他還有一事不解,“為何不以同樣的方法去支援女真人或蒙古人?”
這是一個要命的看法。
北宋王朝的那些人就是這麼想的,於是幫女真打契丹,結果汴京沒了,北宋變成了南宋。
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可南宋王朝的那些人竟能做出第二次,幫蒙古人打女真,結果大宋王朝徹底沒了。
出現兩次慘痛教訓是因為大宋王朝的皇帝、群臣沒弄明白一件事,自身不強,就一定不要與強者聯盟。
唇亡齒寒的故事講了上千年,那些苦讀四書五經的文人還是不懂這個道理。
弱者一定要與弱者聯合抗強,而強者一定不要想著搞垮弱鄰。
鄰居夠弱了,你還要給他換個主人就是下策。
陳恪給李昭說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