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向皇太后奏報。
太后聽聞後大驚,說道:
“丞相為何如此?”
“豈能辜負先帝的重託!我必須親自前往!”
董允勸道:
“娘娘不宜輕率前去。”
“臣猜測丞相必定另有深謀遠慮之策。”
“且先讓陛下前往,如若丞相怠慢,再請娘娘至太廟召見丞相也不遲。”
太后採納了建議。
次日,後主御駕親臨丞相府。
門吏見皇帝駕到,連忙拜伏迎接。
後主問道:
“丞相在哪裡?”
門吏回答:
“不知道丞相在何處。”
“只得了丞相的命令,不許任何官員擅自入內。”
後主便下車步行,獨自進入第三重門,只見孔明獨自倚著竹杖,在一處小池塘邊觀賞魚兒。
後主站在孔明身後許久,才緩緩開口說道:
“丞相身體安康嗎?”
孔明回頭看見是後主,立刻放下竹杖,跪伏在地說道:
“臣萬死難辭其咎!”
後主扶起孔明,問道:
“如今曹丕分兵五路來犯,局勢如此緊急,丞相為何遲遲不肯出府視事?”
孔明大笑,扶著後主進入內室,坐定後奏道:
“五路大軍來犯之事,臣怎會不知?”
“臣並非悠閒觀魚,而是正在深思應對之策。”
後主問道:
“那如今該如何應對?”
孔明答道:
“羌王軻比能、蠻王孟獲、反叛的孟達、魏國的曹真,這四路兵馬,臣已經讓他們撤退了。”
“只剩下東吳孫權這一路兵,臣也已有退敵的策略,只是需要找到一位善於辭令的使者。”
“因未找到合適的人選,故此苦思至今。”
“陛下不必憂慮。”
:()三國白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