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陛下是個什麼法子?”
這一次,樊建沒有貿然說話。
而是謹慎的詢問劉諶的做法。
劉諶微微一笑:
“之前朝廷賦稅名目繁多,很容易引起地方官員上下其手,進行貪墨。”
“而且地方上的豪族,屢屢有隱匿人口的舉動。”
“這樣一來,也容易讓朝廷賦稅減少。”
“但是他們能夠隱匿人口,卻無法隱匿土地。”
“所以朕打算,以後朝廷賦稅不再以人丁計算,而是統統用土地來作為收稅的依據。”
“每畝土地每年只收一次稅,其餘時間不再收取任何賦稅。”
“這樣一來,土地多的就要多交稅,土地少的 就少交稅。”
“無論是對朝廷還是對百姓,都有不小的好處!”
聽到劉諶的話,樊建 的腦海裡猛然想起 一件事。
之前陛下讓範長生去開墾荒地的時候,陛下曾讓他登記地方上的土地數量。
只要不在冊的全都被 認作是無主之地,將由朝廷接手進行開墾。
當時很是引起一番騷動,好在陛下及時出面澄清,告訴那些人朝廷不會動他們手裡的土地。
這才安撫住了那些人。
現在看來,陛下恐怕從那個時候就已經在佈局今天的事情了吧?!
想到這裡,樊建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
原來陛下居然能夠提前看這麼遠?
現在那些世家的土地全都記錄在冊。
他們要麼按照新規老老實實的交稅,要麼就要承認那些土地不是他們的。
可這樣一來,那些土地就會被收歸朝廷所有,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這麼做!
“陛下思慮之深,臣等佩服!”
劉諶擺了擺手:
“先不說佩服不佩服的事情。”
“除了徭役這種實在無法避免的事情外。”
“朕希望你們能在舊規和新規之間,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既能讓百姓手裡落到足夠多的好處,又能增加朝廷的賦稅。”
“最好還能不刺激到那些豪族,讓他們覺得能夠忍受,不至於做出什麼不理智的事情。”
聽到劉諶的話,樊建皺起了眉頭。
前兩個倒是不難解決,因為這件事怎麼算都是百姓更佔便宜。
把原本各式雜稅全都取消,用統一的賦稅進行收取。
雖然數量上變多了,但是仔細算下來,百姓還是能省下來不少糧食。
然後從省下來的這些糧食裡面,酌情取一部分出來,可不就是朝廷增加的賦稅?
只是想要不刺激到那些豪族,說實話有點不太可能。
一旦改革推行的話,必然會觸及這些豪族的利益。
因為他們原本需要少交或者不交的賦稅,全都要重新攤派出來,壓到他們的頭上。
就算是傻子都能察覺出來。
“陛下,想要尋找一個平衡點倒是簡單 。”
“但是想要推行新規,恐怕很難不引起那些豪族的注意。”
“他們手中的土地何止千萬。”
“朝廷哪怕只多加一絲的賦稅,累計起來的話也是個不小的數目。”
“而且這些豪族盤踞地方多年。”
“有很多都頗具賢名。”
“朝廷的法度也要聽他們去講解。”
“萬一這些人扭曲朝廷政令,很容易就能夠煽動百姓作亂。”
“想必這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劉諶聞言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樊建說的倒也不假,一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