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武帝登基後,英王雖被封了實職,但老人家識時務,常常稱病在家不上朝。眾臣也不以為然,一來先皇在時,英王已告老了。只餘爵位,沒有了職權。要不是因為有宗室名號,根本也不會主理先皇的喪事。先皇的事了,他自然找藉口在家休養,這是個聰明人。
這日大朝會,旨達各部,五品以上官員必須全到,擠不下的乾脆站到了大殿門外。英王也被招來了,看來是有大事要商議。
武帝也不囉嗦,就一個議題,遷都到洛陽。文武大臣面面相覷,之前也沒心理準備,新皇怎麼這麼任性呢。
英王聽了心裡暗歎,楊七就是個妖精,她好像早預計到武帝可能會遷都洛陽。一早就把外祖陳家的人都弄到洛陽發展去,這些年陳家在洛陽恐怕都發展成氣候了。她聯絡一眾兄弟姐妹也在洛陽建了商業街,幾個哥哥姐姐都被提醒或逼著在洛陽置產了。自己在她的磨叨下,也在洛陽買了不少房地產。要是遷都,他們的親朋好友都發達了。當下就表態:皇上英明,皇上有眼光,老臣是一百個贊成。
後族蕭家是剛上來的新貴,一向擁護帝后,也都紛紛表示贊成。
剛上臺不久的楚王楊玄蔭有些發懵了,自己家的家產都在中興,這冷不丁的去洛陽,怎麼弄呢。後來一想,武帝對自家看重,自己可是重臣,說不得會給自家賜府第也說不準。
宇文太師出列上奏:“皇上登基才一年有餘,剛平定了三王之亂,國家還須要恢復元氣。現在遷都,新城要重新建設,皇室貴胄、文武大臣、宮人奴婢的衣食住行安排,傢俱產業的運輸,費用巨大,恐動搖了國本。”
武帝道:“朕當晉王時,在江都當了十年的總管。後來,先皇又把洛陽賜為封地,那時朕就開始建設洛陽。朕的私產都貼進去了,多年來不停添磚加瓦,新城早已建設的不錯了。主要是,朕有志從洛陽始,建一條大運河,溝通南北漕運,讓國家強大,人民富裕起來。”
眾臣意見不一,贊成的人少,反對的人多。其實在哪裡建都城都可以,主要是捨不得那些家財罷了。
武帝早想好了,宗室成員,二品以上大員賜給府第,三品大員賜金五百兩,給地皮十五畝自建府第。四品五品、官員賜金二百兩,給地皮十二畝自建府第。六品及以下品階官員,賜地皮五畝,自籌資金建房。當然了,要是個人財力足,在賞賜的基礎上,增添點不算違制。
眾臣知道皇帝下定了決心,說什麼也不會動搖君心,只能搖頭嘆息。
英王府喜氣洋洋,楊榮、楊芮、楊荊、楊蔚、楊茴、楊芙家、楊蕎家,也都暗歎楊七有先見,這一遷都,他們在洛陽置辦的商鋪、宅院、土地都身價成倍增漲。
侍郎府裡卻心思不一,楊侍郎只覺鬧心。他是宗室成員,賜給了郡公府。但搬到洛陽,要新添置不少傢俱與擺設,一些東西還要運輸,算下來損失的不少。陳氏心花怒放,她被楊七逼著在洛陽置辦了不少房地產,原本還抱怨楊七霸道,弄得她手裡沒幾個閒錢,現在只剩下慶幸了。楊荀剛回都城,住在母親蕭氏留下的一處宅院,還沒消停幾天,就要遷都。他官卑職小,除了五畝地,皇帝啥也沒給。蕭氏留的產業都在中興,洛陽那邊啥也沒有啊。這一家子搬過去,哪兒都要錢,要是沒有父親幫扶,他是真發愁啊。
楊七把陳氏和楊蘊請去春勁院,娘幾個一起商議。陳氏喜形於色,喋喋不休。楊七等她興奮勁過了才開口:“叔母,咱們那些洛陽的產業,要抓緊時間高價出手一大部分。”
陳氏眉毛都豎起來了:“你說什麼呢?那是新都城,以後的房產地產都越來越值錢的,我為什麼現在就要出手。”
楊七笑了:“大伯父他們告訴我了,只五品以上官員給些補償,其他官員只給宅基地,都要自己建宅。我與大伯父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