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與孫權謂道。
“如義封、定公所言。我軍此番得此大勝,諸葛孔明等一眾殘蜀遺臣,功不可沒。待戰事結束,東吳得以平定。王上當應一一賞賜,以籠絡其心。劉備之子劉禪,年紀尚幼,難統大局。王上若能將諸葛孔明等殘蜀遺臣,取之為用,我東吳必能如虎添翼!!”
孫權聞言,碧目剎地發亮,重重頷首應道。
“子敬所言是理。孤已知也。”
這時,張昭忽然出席,拱手諫道。
“老賊素來狡猾奸詐,萬不可掉以輕心。譬如昔年河北之戰,袁本初本佔盡優勢,老賊卻以謀略,最終力挽狂瀾,反敗為勝。此下戰事正是緊要之時,王上當更為謹慎。”
孫權聞言,面色一緊,凝聲問道。
“哦?那依丞相之見,孤當如何?”
“老賊輜重無多,不日即退。我軍且按兵不動,以觀其變,待時機一到,其軍軍心潰散,盛而出擊,此乃必勝之法也。”
張昭疾言厲色,面色肅然,沉聲而道。孫權聽罷,又轉眼望向一眾文武,眾人似乎皆與張昭所言相合,紛紛應和。孫權便是依從。
吳縣之戰,似乎已成定局。但所謂兵者,詭也。曹操一生歷經無數戰事,屢屢皆能於險難中,迎風破浪,力挽狂瀾,方得創立帝業,開創大魏大國,得之天下三分之二。如此絕世梟雄,又豈會甘於坐以待斃!?
到了次日,曹真領命,引數十從人,徑直趕到吳縣城下,嘶聲大喝,報明來意。兵士聽得,連忙來報與呂蒙。呂蒙聽說,曹操遣其假子曹真為使,欲來講和。呂蒙聽罷,眉頭一皺,沉吟一陣後,便速教兵士前往通報孫權。
不一時,孫權遣人回報,召曹真入城來見。呂蒙遂教軍士開啟城門,引曹真一路趕往城中大殿。少時,曹真隨著呂蒙來到大殿前。曹真不敢絲毫放肆,先是拜禮。孫權見曹真並無向先前那魏使那般猖獗張揚,寒冽的神色轉好,冷聲而道。
“吳與魏勢不兩立,你乃老賊假子,來此何干!?”
曹真聞言,毫無懼色,不慌不忙,徐徐而道。
“某聞吳王,仁義充塞四海,深受百姓敬仰,乃一代明君。今日聽此問,實乃教某大所失望!!”
曹真此言一出,張昭頓時面色一變,忿然而出,厲聲喝道。
“豎子休得放肆!!我堂堂東吳之王,一國之主,豈能容你這無知小兒如此詆譭!!”
曹真聽了,嗤聲一笑,疾言而道。
“我受魏帝之命,前來講和,以禮相見。吳王若是仁義之主,當以禮相待,又豈會出言刁難!?”
“哼,好一個伶牙俐齒的狂徒!!王上,此子乃曹孟德之假子,何不將其擒之,他日待我軍與魏作戰之時,砍其首級,為三軍祭旗!!”
張昭冷哼一聲,疾聲與孫權謂道。孫權神色一凝,卻是擺了擺手,面色肅然地與曹真說道。
“魏帝欲要與孤講和,卻不知吳與魏仇恨已深,此事難為!你速速退去,告之魏帝,孤與東吳一眾俊傑,早已決意,與之決一死戰。講和之事休得再提!!”
曹真聽言,卻毫無所動,只是冷笑。孫權看得心頭頓起一股無明火,冷叱道。
“曹子丹你為何灑笑!?”
“我笑吳王,不識大局,他日必遭滅頂之災!!”
曹真隨即便答,言辭鋒利,此言一出,呂蒙等將紛紛怒喝,各個殺氣騰騰,似乎恨不得將曹真撕成碎片。孫權厲聲喝住,碧目赫赫生威,聲音又是寒澈幾分謂道。
“曹子丹,你可知前番你等大魏使仕,就在這大殿之上,大言不慚,出言相辱,下場若何!?”
“此事我亦有聽聞。那人趾高氣揚,不知禮度,有損我大魏氣象,死有餘辜,當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