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兩天,一大家子回到北京,只除了晶晶。
生活又回到了原本的軌道,大熊的新教練是張宇航介紹的,上過他節目的名宿,跟大熊下過兩盤之後,痛快地答應了。
“梔子姐姐,我有沒有進步。”
“小熊好棒,看來假期一點也沒放鬆,真了不起。”
小喬開學先領了學期大作業:我家的書房。
說什麼都可以,畫畫也可以,資料統計也可以,讀書感受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讀的書更可以。
於途在北京呆了兩週,科技委做了一輪全集團計劃立項專案的技術質詢,然後他就和大孟去成都匯合,新版本的g要做實驗室驗證了。
在更深處的山中,還有隱蔽的廠房,生產線上的秘密產品也在等他們。
舟隱開學遲了幾天才回來,梔子已經跟導師去廣東開臺風專題研討會了,小貓孤零零地停在公司院裡,像他一樣孤單。
晶晶的鏡頭日以繼夜,緊趕慢趕,她月底又要跟著高階別文化代表團出訪,玲姐親自去督造型。
除了造型,好像也沒什麼是她們能定的了。
團的秘書長是晶晶的班長,現在的部辦公廳主任。
“晶晶啊,這個你得幫我那個你也得幫我。”
晶晶回北京集體出發,只能在家待一天。
“小喬,對不起,今年生日爸爸媽媽都不在,不過生日會已經安排好了,到時候青青阿姨會幫你,萌萌和舟隱也在。”
“爸媽,我走啦,辛苦您們了。”
晶晶抱一遍三個孩子,出發去機場,午夜的航班。
生日會包了西山腳下的一個小果園,小喬的好朋友們和大熊小熊最好的小夥伴們,還有葫蘆。
大呼小叫著繞樹跑來跑去,跳著腳去摘蘋果柿子和石榴,小喬和苗苗姐姐梔子姐姐她們一起洗乾淨,切好。
孩子們爭得越來越大聲:“我摘的這個最甜。”
“你嚐嚐,明明是我摘的最甜。”
小喬給大家分了蛋糕,也得到了好多禮物,小朋友畫的畫,給她串的珠子項鍊,還有葉子標本。
媽媽送了她一套馬鞍;爸爸送了編號001的一對模型,金烏一號和金烏二號。
果園的屋子裡沒有鋼琴,小熊是在家裡彈好錄好的。
大熊動用他的壓歲錢,給喬喬姐姐最得意的十幾張照片作品鑲了框,作為給好朋友們的回禮,這個主意是外婆幫他想的。
舟隱和梔子送了個筆記本,萌萌和苗苗送的是書;朵朵妹妹生病了沒來,奶奶以此為例項又灌了大熊小熊各一大杯水。
梔子依然很溫柔平常,上課,做實驗,寫論文,教小熊彈琴唱歌。
十一的時候他們七八個人開了兩輛車一路奔黃山,怕小貓扛不住,借了公司的車。
年輕的人們總是有無數勇氣和嚮往啊!
一路爬山,舟隱和梔子幾乎形影不離,被萌萌笑太膩乎。
“簡直連體嬰。”
“關萌你就是妒忌,誰讓交換生計劃你沒選上的,要不現在也和苗苗在一起呢!”
“你懂什麼,這期沒有我想去的學校,等下期再看。”
於途到家,窗簾低垂,晶晶也是凌晨剛回來,應該還在睡。
“於途你回來啦!”
這聲音,嗯,還有少女感。
“不能陪你睡了,一會兒大熊去棋院上課,我去送他,正好致敬一下陳大師,當年的對抗賽有兩局太經典了。”
“喔,原來於先生也追星,我也要起床了小喬老師下午來家訪。”
小喬的班主任是中年女老師,副班主任是年輕的大男孩,兩個人被熟悉的外公迎進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