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附近的百姓數量是有限的,任他們搶掠,又能搶到多少糧食?
不少的竇軍,已經好幾頓沒有吃飯。
杜伏威的謠言散播之後,每天都有無數的竇軍投降,更有不少的校攜帶著麾下一起投降。
竇建德後方失陷,軍中無糧,每天都有士卒往杜伏威的軍營跑。
他想和杜伏威痛痛快快的戰上一場,杜伏威卻不給他這個機會,每日只是龜縮在城中。
杜伏威清楚:過不了幾日,竇建德的軍隊就會不攻自潰,何必與他硬碰?
竇建德想戰,只有一個選擇:派兵攻打杜伏威的城池。
任誰都知道,攻城方與守城方的戰損比例,至少要三比一,也就是說,對方有一萬人守城,竇建德至少要豁出三萬人的性命來攻城!
可行嗎?
不行!
竇建德已經彈盡糧絕,就算不戰,每天都會跑掉一些士兵,一旦開戰,怕會有不少計程車兵會臨陣反戈吧?
更何況,杜伏威的手下兵多將廣,他的城池豈是好攻的?
隨著叛離計程車卒越來越多,竇建德逐漸的想通了:杜伏威、王世充、翟讓、香玉山等,都是一方霸主出身,人家能降,我為什麼不能?
竇建德投降,周鼎在洛陽王宮接見了竇建德:竇建德膚色黝黑,身上有些儒雅之氣,聲望顯示友好。
友好的聲望也湊活,只要投過來,周鼎就不怕他反叛。
周鼎拿出一幅相見恨晚的姿態,以前忽悠人的那一套,盡數在竇建德的身上用了一遍。
竇建德一直點頭稱是,聲望卻是紋絲不動,
第一,竇建德的心志極其堅定,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忽悠的,第二,在收攏人心這方面,竇建德也是一個行家。
周鼎放棄了繼續說服,直接任命竇建德為吏部卿,用事實打動竇建德。
禮部卿是從一品的高官,中樞以外的官員,都在吏部的管理之中,吏部有考核天下官員的權力,是六部權力最大的一個部門。
竇建德一直以為:周鼎應該會賞他一個爵位,再給他一個虛職,讓他養老。萬萬沒想到,周鼎竟把如此重要的部門交給他來管理。
他竟有如此胸襟!
難怪出道不久,便能成就如此偉業!
自從投降之後,竇建德一直惴惴不安,擔心周鼎會卸磨殺驢。
此時,竇建德有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和國君相比,自己的心胸何其狹隘?
有念於此,竇建德的聲望達到了崇敬。
周鼎把吏部卿的位置交給竇建德來坐,除了想讓竇建德以及他的部下心甘情願的效力外,也是覺得竇建德合適這個位置。
首先,竇建德是一方首領,名氣比杜伏威等人更大,他有這個資格。
其次,竇建德剛剛加入炎黃帝國,便坐上這個位置,炎黃帝國的臣子必會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就算他有些私心,也不敢弄什麼貓膩。
再者,竇建德初來乍到,和炎黃帝國的諸多派系,都沒有交情,必會公事公辦,一碗水端平!
竇建德不敢重用自己人,又不會偏幫其他人,如此一來,他就是一個合格的吏部卿。
數日之後,周鼎隻身來到太原,故技重施,偷走了太原李閥所有的糧食,李閥的殘餘勢力無糧可用,逐放棄太原,撤往長安。
周鼎並沒有圍追堵截,讓他們湊成一堆,回頭一網打盡。
太原平復,周鼎交給寇仲二人一個更重要的任務,收服巴蜀。
接到任務之後,寇仲負責調兵遣將,徐子陵直奔嶺南,求見宋閥閥主‘天刀’宋缺。
自古以來,巴蜀都是易守難攻之地,再加上當地世家排外,想要征服巴蜀,武力強攻乃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