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冊子對步兵,反坦克炮的炮手,使用反坦克步槍計程車兵,操控坦克的乘員都有用。
雖然肯定不如蘇聯官方後面製作的冊子精良全面,但這些為數不多的寶貴經驗足夠救下蘇軍官兵了。
畢竟再怎麼說,許多新兵上了戰場上都懵了,可能將老兵們所說的東西一股腦的全忘了。
但如果每一名新兵手中都能有這種應對坦克方式的小冊子,他們可以時常溫故而知新,面對德軍坦克也有更高的生還率。
本來第八旅已經接到命令出征了,當時冊子還差一小部分才能完成,瓦列裡以為沒機會了,沒想到又接到來自基輔西南方向總司令的命令,讓他們駐紮在特魯布切夫斯克這座小城。
他們得儘快將這本小冊子完成,再批次生產第三集團軍與第八旅的全體人員。
當然,在跟庫茲涅佐夫中將商議後,瓦列裡他們也會把這本手冊作為原本呈交給莫斯科。
一方面給後方的軍用武器科學家們作為參考之一,給蘇軍的武器裝備迭代一下,剋制的打德軍坦克。
一方面也讓莫斯科將這本手冊迭代進化,找出德軍坦克更多的弱點,並把這本手冊推廣全軍,減少相應人員損失。
瓦列裡發現,即使經過多次慘敗,蘇軍之中依舊蔓延著一股驕傲自大的風氣。
現在依舊有不少人認為,蘇軍被德軍打成這傻狗模樣,只是因為蘇軍沒有準備罷了,一旦蘇軍準備好…這些可惡的德國人就會被蘇聯趕回易北河的老窩裡獨自哭泣。
德國的軍隊會被無情的碾碎。
而戰爭初期的蘇軍就處於這種惡性迴圈的狀態,許多新兵不清楚戰場上的殘酷,許多老兵也從戰場上活不下來。
有經驗的嘎的快,沒經驗的人嘎的更快,就這麼重複來重複去。
德軍則趁這時候大撈特撈,消滅大批蘇軍的有生力量。
結果到後面有些力不從心,發現不論撈多少,蘇軍總會冒出一個又一個新步兵師來填充戰線,而且蘇軍的戰鬥力也越變越強,開始進化了。
德軍也就越撈越費勁,到後來被蘇軍按著腦袋暴揍。
但蘇軍可為了總結出相應的經驗也實打實付出血的代價。
最後第三帝國與蘇聯這兩個老對手的結局都不怎麼樣。
一個變兩德,一個被解體。
瓦列裡依稀還記得上輩子看過的一個影片,是兩個八九十歲老人的談話
一個是蘇聯老兵,一個是德國老兵,他們都各自戴著象徵著昔日榮譽的勳章。
兩人互相問好,互相友好的交談一會兒,德國老兵像是感嘆的說道:“我們之前為之戰鬥的祖國都消失了…”
:()二戰,我在蘇俄當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