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諾瓦維斯,還有兩座具備戰略意義的發電廠,這等於侵入了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輻射圈。
宛如一柄利劍,懸在那座城市頭頂。
這讓參謀總部認為,對捷克的壓迫行動已經完成,就等著外交部門發力了。
而薩克森的外交部門也沒有讓軍方失望,他們對捷克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他們不同意割讓蘇臺德地區,那麼薩克森軍隊,將會對布拉格發動進攻。
無助的捷克人只得尋求外部支援,最後由不列顛人出頭,拉上加洛林,義大利和波蘭,與薩克森舉行了一場五方會談。
這場會談僅持續了二十分鐘,最終決定捷克割讓蘇臺德地區,以換取退兵。
憋屈的捷克代表甚至連會場都沒進去,便被要求籤署割讓檔案,從此失去了對蘇臺德地區的控制權。
對於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屈辱的時刻,但是對於普通捷克人而言,卻鬆了一口氣。
蘇臺德地區本來在捷克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那裡的土地很貧瘠,也沒什麼好的礦產,經濟在捷克屬於倒數,價值很低。
除了戰略位置,那地方一無是處,普通捷克人並沒有報仇或奪回來的想法,他們更多抱怨當局,早知如此,就不應該抵抗,平白死了那麼多人。
蘇臺德從此被劃入薩克森帝國的版圖,柏林爆發了歡慶遊行,人們載歌載舞,慶祝普魯士的又一次勝利。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對於普魯士的一場圍堵,也正在悄然發生。
:()槍火餘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