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那麼多禮。”
山伯道:“危厄困境,禮不可廢。”說著硬是跪下叩了三個頭。
“好,好,好!從今rì起,你就是我的關門弟子了。這裡的書你可以隨便翻閱,有不懂的地方,也儘管問!”
山伯笑道:“那我就開始問了。請問老師,您為何那麼執著,到yīn間還著書不輟?是什麼理由支撐您寫下去的?”
燈光的映照下,鄭玄的面sè微微泛紅,說道:““我是人世傳揚的經學大師,弘揚儒學任重而道遠,眼見諸經散亂,我不整理誰去整理?”
山伯生怕惹得初認的老師不高興,忙將話題一轉,說道:“弟子學儒多年,有時候卻覺得很迷惑。老師,儒家究竟是怎麼來的?”
鄭玄似乎很喜歡回答問題,笑道:“若問儒家的來歷,說起來話就長了。”
“長夜漫漫,請老師細細講來。”
“那我就從頭講起。首先,你知道‘儒’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弟子想不明白。”
“‘儒’字,初文為‘需’。‘需’字的原型上為雨,下為人形,其形義反映的是祭祀求雨的儀式。‘需(儒)’的本義是指能夠呼風喚雨的祭祀者,最初的時候可能是女xìng,後來則換成了男子。《易#8226;需》言:‘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九三,需於泥,致寇至。’‘九四,需於血,出自穴。’‘九五,需於酒食,貞吉。’其中的‘需’,仍是‘求雨’的本義。”
山伯聽得驚訝:“這麼說,古時的儒是跟巫、史、祝、卜類似的人了?”
鄭玄點頭:“就是那些有超強能力的術士,不是普通人。只是到了後來,才泛指學者。”
山伯想了想,問道:“老師,您說的乃是‘古儒’了。照您這麼說,早期的儒生是能夠呼風喚雨的,可是為何自從孔夫子降世之後,卻變得空餘滿腹經綸,手無縛雞之力?”
“這個嘛……早在夫子降世千年之前,儒家求雨就不那麼靈驗了。心法已經失傳,縱然以夫子絕頂的聰明,也只能擇其一端,編纂六藝,將儒家‘治世’的學問發揚廣大,卻無法練成通天徹底,移山填海的神功。”
山伯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老師,您說的古儒真的存在?他們的能力真有那麼強?抑或僅限於傳說?您看現在,佛道兩家都能夠飛天遁地,而我們儒家卻處處受制於人,要是能將丟失的心法找回來,那該有多好?”
鄭玄露出神往的面sè,猛的一敲桌子:“你說到點子上了,我為何要編撰諸經?這就是個重要的緣由,只不過我從來不在人前提起而已!在陽世,我已經儘量蒐集相關的資料,可惜因為生得晚,有價值的東西大都已經泯滅了;自從進入冥界之後,我的眼界一下子開闊了許多,接觸的人也多了起來。為了尋求問題的答案,我曾經找遍滯留冥界的儒生,一個一個跟他們交談。”
“您老都找到了哪些人?”
“能找的都找了!可惜太早的人都已經轉世投胎,我找到的大都是千年之內的人。特別是有那麼一夥人,對我的影響很大,你知道那都是什麼人?”
“您說一夥人,是否出自一個流派?”
“不是,那些人中內含多個流派,卻能聚在一起,數百年不肯離散,你說是否有些奇怪?”
“是啊!都是些什麼人?”
“我一說你就知道了。”鄭玄露出得意的微笑,“你再猜猜,啥時候能有幾百個文人同時死去?”
山伯撓了撓頭:“您說的是非自然死亡?”
“廢話,哪有可能幾百個人一起老死?算了,我還是自己說吧。五百年前,秦始皇焚書坑儒,一次坑殺了四百六十名造詣極深的博士。那些人死後糾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