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應該瞭解很多的東西。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老子推崇水,叫做“上善若水”,他從水中觀察到了人生的智慧。孔子也從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諦,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樣,或者說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會像水一樣,永遠也不停歇地奔流不息。其中的奧妙無窮,它告誡著人們既要珍惜時光,不要讓大好的光陰隨流水;又說明水流匆匆,歸入大海,人也一樣,匆匆一生,來自於自然,又迴歸於自然。自然是人類的搖籃,又是人類的歸宿。我們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的確,這匆匆而過的一瞬,如何去流過呢?
機會屬於有時間觀的人
智者不背時而僥倖,明者不違道以幹非。
——盧照鄰《對蜀父老問》
要想搶佔先機,首先要明白這個機會,善於尋找這個機會。
古代的聖人說:“見機而作。”“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什麼是“機”?
“形勢的維繫處為機,事情的轉變處為機,事物的緊切處為機,時節的結合處為機。在目前就是機,一瞬間過去就不是機,有隙可乘就是機,失去它就沒有機。謀就得深遠,藏就得絕密,這就決定於見識,利在於決斷。”
在謀略上想要尋求先的機會,運用先的時機,重要的在於能隨機應變,以實制虛。要善於觀察天下的變化,靜待天下的動,以便抓住機會制住它。
儒道是互相滲透的。老子說:“人們都在爭取先,惟獨我取後。”我以實處,等待著他們動的時機,馬上制住他們,這就是後發先至的一招,用無算應付有算的方法。
在這個時機內,既要預料敵方,又要估量自己;既要預料敵方的變化,又要預料友鄰的變化;既要策動敵方,又要策動自己。
防備於不備,預料於不料,謀劃於不謀,才有全勝的機會。不然,就會陷於“自己只想制住敵方的先機,反而被敵方制住了我的先機。”
這是教訓,如果能用自己實制敵的虛,用自己的長處制敵方的短處,並且籌劃周全,變化於始終,處處都是我制在於先,那麼全天下都會在我的掌握之中了。
機會與時間相關,而處世成功者都有守時的習慣,一個約會常常遲到、付款常常延期的人,其信用度必定小得可憐,機會常常在身邊流失。
要考慮到不守時的危害性。每次約會都準時的人,無形中也會增加自己的時間。拿破崙曾經說過,他之所以能戰勝奧地利人,是由於奧地利人不知道5分鐘的價值。而實際上,即使1分鐘的不準時也會讓自己遭遇一場不幸。兵貴神速,拖拖拉拉的軍隊必敗無疑。漢朝張良授兵書的故事就喻示著“誰佔有時間,誰就是勝者”的哲理。神秘老者約張良於某日凌晨於某座橋上相見,張良接連幾次趕到那個地點的時候,老者已先於他待在那裡,老者讓張良回去,另約時間,直到張良在橋上等待老者的那一次,老者才把兵書授給了他。
機會不會等待遲到的人。在處世交友中,你守時,也是守信。有一次,拿破崙邀請他屬下的一些將士來吃飯,到了時間也不見他們的身影,拿破崙就獨自吃起來。在他吃完的時候,將士們來了,拿破崙攤了攤手,說:“很遺憾,中飯時間已過,我們立即辦事。”
很多人因為不準時,而失去擁有高等職位的機會。
範德·比爾特一貫非常守時。在他看來,不準時就是一種難以容忍的罪惡。有一次,範德·比爾特與一個請求他幫忙的青年約好,某天上午的10點鐘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見那位青年,然後陪那位青年去會見火車站站長,應聘鐵路上的一個職位。到了這一天,那個青年比約定時間竟遲到了20分鐘。所以,當那位青年到範德·比爾特的辦公室時,範德·比爾特先生已經離開辦公室,開會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青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