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莫斯科已經陷落,德國統一歐洲的步伐已經無法阻攔了。”溫斯頓·丘吉爾有些沉重的開口說道。
“現在,我們必須徹底擊垮德國的工業生產基地,才能再度奪取戰爭的主動權。”
“所以我提議空襲德國的工業區,讓德國的軍隊喪失後勤保障,最終於庫爾曼斯克,挪威,法國西海岸等地登陸,雙面夾擊德國。”
因為現在如果德國徹底搞定了蘇聯,那麼下一個就是英國本土了,而進攻英國本土所必不可少的就是軍艦與飛機。
而一旦襲擊德國工業區的計劃成功,那麼沒有足夠的海軍和空軍實力的德國,依舊無法奈何擁有英吉利海峽的英國。
“我們應該先易後難,目前我們的主要部隊就集中在北非地區,我們應該先解決義大利,奧斯曼,然後北上進攻德國。”富蘭克林·羅斯福搖了搖頭道。
“畢竟當解決這兩個國家之後,我們就可以藉助海軍之利,從多方向向德國發起進攻。”
“使得德國首尾不能相顧,四面受敵,才能徹底擊敗德國。”
現在軍隊都已經調到北非了,怎麼可能突然改變戰略?
而且現在德國和奧斯曼皆是處於半殘的狀態,造成了上千萬的蘇聯軍隊傷亡,他們兩國的傷亡也不低於500萬。
所以現在根本無力支援義大利,而經過戰場上的試驗,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的確有限。
而且現在攻陷義大利不僅可以抹去蘇聯失敗對世界局勢所造成的衝擊,還可以讓戰局再次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使得第三方國家不敢輕易站隊,不然面對如此巨大的失敗,那麼軸心國集團的成員可能又要增加一大堆了。
至於轟炸德國工業區,不但造成的影響力有限,還有可能因為戰局的僵持,讓第三方國家認定軸心國集團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從而加入軸心國,對於英國擔心的德國轟炸以及登陸問題。
最起碼也是兩三個月之後的事情了,畢竟他們的軍隊也需要休整,和為登陸作戰做好準備。
而此時此刻登陸西西里島的作戰計劃已經準備好了,所以犧牲一下英國總比輸了戰爭的好。
“義大利和德國之間有著阿爾卑斯山山脈的阻攔,面對居高臨下的德國軍隊。”溫斯頓·丘吉爾眉頭微皺道。
“我們是得不到任何的優勢的,所以我還是認為我們應該先轟炸德國的工業區,然後在西北方向進行登陸作戰。”
“當我們拿下德國之後,那麼奧斯曼和義大利必定望風而降。”
“而且如果再不限制德國,恐怕等德國整合完蘇聯的資源和人力,到那時你我兩國合力也將不再是德國的對手。”
溫斯頓·丘吉爾當然知道現在最優的選擇就是打掉一個軸心國集團中聞名世界強國來平息蘇聯被擊敗的衝擊。
而義大利也的確是那個最合適的目標,可是計劃的偏離是偏離在蘇聯垮的太快了。
如果蘇聯能再堅持三個月,那麼將會是一副完全不同的情況,到那是蘇聯牽制住德國和奧斯曼的主力。
英美兩國有足夠的把握在兩月內解決掉義大利,到那個時候德國就必須在阿爾卑斯山山脈佈防。
從東歐戰場撤回部分主力部隊,而軍心必定會動盪,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
尤其是根本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的保加利亞,只要英美兩國將君士坦丁堡及周邊地區許諾給他,再加上義大利戰敗的恐慌。
那麼保加利亞一旦出現變動,整個巴爾幹地區和奧斯曼本土安納托利亞都將陷入混亂中。
之後再幫助南斯拉夫復國,然後整個巴爾幹戰線的開闢,再加上西部的登陸作戰,德國最少要在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