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
蔡琰那可是才學出眾,德容兼備,滿腹經綸,出口成章,在她的悉心教導下,三人每日誦讀詩書,沉浸在詩詞歌賦的美妙世界裡,研習琴藝時,那指尖撥弄琴絃,彈奏出的美妙音符迴盪在屋內,倒也別有一番趣味,相處得極為融洽,宛如親姐妹一般。
張安見此情形,不禁心生一念,思量著待青州學院建成之後,不妨再加蓋一座青州女院。
他想著,如今這世道,女子接受教育的機會實在太少,可在他的理念裡,人人本就平等,無論男女,皆應有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的機會。
如此一來,便可讓麾下眾文武官員的女兒以及家眷們有處研習學問之所,讓她們也能像男子一樣,在學問的海洋裡遨遊,增長見識,提升自身素養。
蔡琰才學出眾,德容兼備,由她來擔任先生,教授眾人讀書寫字、禮儀規範,那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她必定能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把那些知識的火種傳遞下去,培養出一個個知書達理、有才有德的女子,為這青州增添一抹別樣的亮色。
而談及糜家為何能如此輕易地便從徐州離去,且未遭陶謙阻攔,其中緣由亦是頗為複雜。
陶謙歷經此番曹操來犯的風波,那可是深受觸動啊,深知自己兩個兒子皆無治國安邦之能,平日裡只知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守業更是無望。
與其眼睜睜看著二人日後將徐州的家業敗光,落得個悽慘下場,倒不如現在便將他們連同一半的家資送往青州。
如此,他們或許還能在青州過上安穩富足的生活,做個富家翁,也好過在這亂世之中,因徐州的戰事而兵敗身死,這也算是身為父親的一番苦心了。
甚至連陶謙自己,都曾動過將徐州託付給劉備,而後遠避他鄉的念頭。劉備為人謙謙君子,心懷仁義,如同張安一般,堅守著不奪人基業的道德底線,覺得這徐州是陶謙辛苦打拼下來的家業,哪能輕易接手,故而婉拒了陶謙的提議。
這徐州城,雖為兵家必爭之地,地理位置重要,資源也頗為豐富,引得各方勢力都想將其納入囊中,卻因各方人物的品德與抉擇,陷入了一種微妙而複雜的局面之中,未來的走向愈發撲朔迷離起來,彷彿被一層迷霧所籠罩,讓人難以看清,也不知接下來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這局勢到底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