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宋子燁也在這裡哩。”
老者又驚訝的衝宋君鴻望了一眼,臉上的神情卻顯得越發的有趣起來,打量的宋君鴻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剛想張口詢問,卻見那名老者又轉過臉向柳叢楠和方邵望去,繼續問道:“那你們這兩位後生又是誰呀?”
柳叢楠和方邵也連忙上前報上了性名。
“好!好!好!”老者聞言連說了三個好字,捋著自己已經有些花白的鬍鬚呵呵笑了起來,指著眼前四個後生依次點道:“劉羽、柳叢楠、方邵,還有一個宋君鴻,你們莫不就是那‘曲澗六子’?”
宋君鴻四人頓時吃了一驚,他們這個“曲澗六子”的渾號本是在嶽麓書院時求書所得,僅在書院的師生中流傳,於這臨安城裡中卻原是極少會有人知道的。何以眼前的這位素衣老者竟會知曉?
宋君鴻悄悄觀察了下其餘三人的神色,見劉羽和方邵也都是略感震驚,同時似也對這名老者並不曾相識的樣子。只有柳叢楠突然變得呼吸粗重,臉憋的通紅,張大了嘴卻發不出聲來,一副想說話又不敢說話的樣子。
怪了,這名老者倒底是何方神聖,竟然能令向來沒大沒大、百無禁忌的柳叢楠也規規矩矩,連氣也多敢亂喘一口的樣子。
倍感好奇的宋君鴻只好硬著頭皮上前問道:“敢問老人家尊諱上下?何以竟識得小輩們這個胡鬧出來的渾號?”
“哈哈,你們不曉得我,我可卻是聽魯如惠提起過你們多次了。”
“您竟還識得我們惠山長?”宋君鴻更吃驚了。
這回倒是柳侯憋不住先笑了起來:“枉你們都還自稱是從嶽麓書院出來的學子,竟不識得名滿天下的朱晦庵先生嗎?”
………【第十節 金甲牙旗歸故鄉(十)】………
什麼?朱晦庵?朱元晦?——朱熹!
宋君鴻感到一陣陣的頭暈目眩,他眼前的便是當前譽滿天下、此後又名垂青史的朱熹?和程顥、程頤兩兄弟一起並稱為宋代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繼孔子、孟子後被人稱為儒學最有影響力的大師的朱子?甚至後世有些人還頌稱他為聖人!
我的個天哪,這個在後世被讀書人們無數次提起、研究和頂禮膜拜、極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此時就站在自己面前?還活生生的在衝著自己微笑說話!
宋君鴻幾乎疑心自己是在睡夢之間夢遊。儘管在儒學上他更欣賞明代王守仁先生的心學流派,但不代表當他面對一個活生生的理學宗師時會不震撼。他幾乎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使勁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才讓自己稍稍鎮定,轉頭看了下劉羽、方邵、柳叢楠他們,也都沒出息的哆嗦著嘴唇不會說話了。
“見過朱先生。”宋君鴻急忙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心情像是略略平靜了一些,趕緊上前揖手說道:“學生們早在書院之時,便多次聽聞過先生大名,今日才得見尊容,幸甚!”
無怪乎柳侯曾笑話他們身為嶽麓書院學子卻不識朱熹。朱熹與他們的正牌山長張栻是好友,此外朱熹也算是嶽麓書院的半個客座教授了。實際上近幾年張栻每次數出外遊歷,都有大量時間是去拜會朱熹了。而朱熹此前幾年也常應張栻之邀,多次前往嶽麓書院書院設壇講學。他的每次到來都受到學子們的熱烈歡迎,連其他地方計程車人們聽說了這個訊息也都紛紛趕到嶽麓書院來蹭課,各地前來聽講者絡繹不絕,時人描繪為“一時輿馬之眾,飲池水立涸”,可見盛況之巨。只是不巧在近幾年“曲澗六子”在嶽麓書院求學時,朱熹卻因再次出仕朝庭而來的很少了,故眾人間只有從小在書院長大的柳叢楠能對朱熹有點印象。
原本淳熙五年年末時,朱熹出任荊湖南跟安撫使,又到潭州,特意著令劃撥巨資重整嶽麓書院,並應魯如惠之邀為書院制定、頒行《朱子書院教條》。不過此時,宋君鴻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