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洛陽王李昭來到李世績的中軍大帳!
眾人欣喜若狂,行禮落座,不在話下。
李世績還要把主帥位置讓給李昭,伸手做了一個請了的手勢,“洛陽王!請!”
李昭也不客氣,抬屁股就坐了下去。
李世績問道,“洛陽王還沒見過怯薛軍,就能破敵?”
李昭正色道,“軍情緊急,豈能兒戲?拿紙筆來!”
有人奉上紙筆,眾人就看李昭在紙上勾勾抹抹,不一時,聽他說道,“諸位!是不是就這玩意?”
眾人一看也不敢笑,那紙上有幾個小人,每個人胯下還騎著個什麼東西,想來應該是戰馬,戰馬之間用鐵鏈相連。
李世績端詳半天,心說洛陽王畫畫的本事還真不敢恭維,憋了半天說道,“哎呀!洛陽王真乃神人也,從未見過怯薛軍,卻能畫得如此……如此神似……”
李昭心說我在岳飛傳裡,水滸傳裡,電視劇裡沒少見過這玩意,本來是金人所創,不知道怎麼蒙古怯薛軍也用上了,倒也不奇怪,畢竟唐軍都開始研究火器了,人家遊牧民族裝備升級一下也不過分。
他淡然一笑道,“此乃鐵浮屠!又名連環甲馬!”
李世績興奮道,“洛陽王既然識得此戰法,定然有破敵之策!”
“那是自然!此事易耳,當作鉤鐮槍應對!”
“何為鉤鐮槍?”
“鉤鐮槍!槍長七尺二寸,其中槍頭為八寸。槍頭上尖銳,其下部有側向突出之倒鉤,鉤尖內曲。槍桿長六尺,粗圓徑為四寸,以木製成,杆尾有鐵鐏,長四寸。”李昭一邊講解,一邊畫圖。
又吩咐下去,命令工匠十天內趕製一萬條鉤鐮槍!
這可是個大工程,得回唐軍人多。
眾工匠和兵士加班加點,十天之後還真就搞出來一萬杆鉤鐮槍!
此時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李昭李世績麾下已聚集百萬大軍,其中有唐朝正規軍,還有真臘、波斯、佔婆、回紇、契丹、天竺等大小上百個部落和國家的兵馬,而距離草原最遠的安南兵馬也來到戰場,這些兵不是唐軍最精銳最能打的,但是他們有一個優勢!
身穿迷彩盔甲,善於隱蔽,善於特種作戰!
於是李昭又向他們傳授鉤鐮槍法,五日速成。
沒辦法!來不及了!此時已到深秋,草原漸寒,再不救人,李世民他們不餓死也得凍死!
這日李昭與諸將登高遠望,只見唐軍大營和蒙古軍營中間的沙場之上,遍地荒蕪,黃草有半人來高。
昭大喜,當即回到中軍大帳,派兵點將。
“唐休璟、黑齒常之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換上迷彩盔甲帶著一萬鉤鐮槍士卒,埋伏在戰場中央的荒草之中,待鐵浮屠發動攻擊時,以鉤鐮槍砍其馬腿不得有誤!”
“得令!”
“薛仁貴率領三萬騎兵繞到敵兵身後,斷其歸路!”
“李世績率領五萬騎兵從左翼包抄,李洛率五萬騎兵從右翼包抄!本王親自率數十萬大軍在正面應敵,諸軍務必於三日後到達預定地點,待鉤鐮槍隊得手,一起發動進攻,務必全殲敵軍,不得有誤!”
一切佈置妥當,三日後李昭帶三千騎兵前往蒙古軍營外挑戰!
李昭高聲斷喝道,“呔!木華黎!出來與本王大戰三百回合!”
木華黎得到訊息後甚是奇怪,這李世績連戰連敗今天怎麼又敢挑戰?
要說大唐動員能力確實強,兩個月的時間就聚集了百萬大兵,不過那又如何?只要兩萬怯薛鐵浮屠在,唐軍再多又能怎樣?別想從我這裡衝過去!
木華黎相當自信,他自認為兩萬怯薛鐵浮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