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朝會。
長孫無忌出班道,“陛下!太子謀反一案證據確鑿,涉罪人等供認不諱,老臣以為可以結案了!”
李世民問道,“太子一黨按罪應當如何處理?”
“按罪當誅!”群臣道。
李世民道,“杜荷乃是已故功臣杜如晦之子,能不能留他一條性命?”
群臣道,“不可!杜如晦又不只這一個兒子,沒有連坐誅滅九族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李世民又道,“漢王李元昌是朕的親弟弟,看在高祖皇帝的份上,能不能留他一條性命?”
群臣道,“不可!”
李世民點了點頭,“好吧!那太子應該如何處置?”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雖然眾人都認為應當處死李承乾,但也都知道李世民是想保他一條命的,這話題太敏感,畢竟太子就算再大逆不道,但人家終究是父子關係。
現在真建議把太子殺了,李世民以後還不得找他算賬?
還是褚遂良巧妙說道,“只要確保陛下不失慈父,太子能夠得享天年,足矣!”
群臣也有不怕死的,就想站出來反對。
李世民趕緊說道,“朕答應過皇后保全太子性命,今天!就算朕求你們了可以嗎?”
於是再無人進言殺太子。
太子謀反一案經過房玄齡、長孫無忌和刑部審理後終於結案。
李承乾被貶為庶人,流放黔州,賜李元昌在家中自盡,杜荷斬首,侯君集因為救駕有功,忠心護主並未問罪。
此事過後,李世民常常獨自一人來到長孫皇后生前的寢宮之中。
雖已物是人非,但往昔回憶卻湧上心頭。他對著空蕩的宮殿喃喃自語:“朕保住了承乾的性命,朕做到了曾經對你的承諾。可是朕……”
話未說完,淚已滿面。
西域的戰報紛至沓來。
李世民沒有時間沉浸在傷感之中。
世人總是羨慕大人物,羨慕大人物手中那絕對的權力,隨便一句話,隨便一個動作,便能決定千萬人的命運。
可大人物也有大人物的悲哀,所謂高處不勝寒。
生如螻蟻,與這浩瀚宇宙相比,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
太極殿。
李世民振作精神對群臣說道,“西域戰事吃緊,朕欲御駕親征,諸位以為如何?”
其實因為李承乾謀反,李世民心中鬱悶,也想出去散散心。
群臣自然反對。
長孫無忌道,“陛下!儲君未立,天子西征,萬一有所閃失,必然天下大亂!”
褚遂良也說道,“陛下!我大唐立國以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大食雖強,無端侵襲,道義已失,陛下只需要遣一能征慣戰之將,提十萬正義之師,須臾可定!”
侍中劉洎也說,“陛下!還請早立儲君,以安民心!”
李世民點點頭,行吧,那就議一議吧。
“諸位愛卿以為何人可為儲君?”
劉洎道,“魏王乃文德皇后所出,按長幼之序,太子非他莫屬!且魏王其人溫良孝順,博學多才,曾編纂括地誌,臣以為儲君之位,非他不可!”
褚遂良反對道,“魏王雖然博學,然其安南兵敗,表現不佳,恐難堪大任!再說文德皇后又不止這一子!”
劉洎懟道,“褚大人是說晉王?”
“是又如何?晉王寬厚仁慈,和睦兄弟!是儲君的不二人選!”褚遂良特意把和睦兄弟語氣加重!
劉洎道,“晉王年幼仁弱,如何君臨天下?魏王才是最佳人選。”
褚遂良微微頷首,反懟道,“如今陛下春秋鼎盛,晉王尚有時間歷練,何必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