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六百五十四年,貞觀二十八年初。
長安城,太極殿,朝會。
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身穿皇帝冠冕端坐在龍椅之上。
“阿拉伯傳來捷報,中東之地已經徹底平定,阿拉伯聖城耶路撒冷被焚燒殆盡,其餘三大都城也都在我大唐控制之下,從此我大唐在亞洲再無敵手,可謂是大功一件,諸位愛卿,今日就議一議,該如何封賞吳王和大將軍等眾位功臣?”李世民開門見山。
褚遂良出班道,“陛下!吳王已是親王,大將軍李昭也是位極人臣,已經是封無可封!多賞賜一些銀錢也就罷了!”
“我說儲大人,這叫什麼話,尋常將士賞賜銀錢也就算了,吳王殿下和大將軍難道缺錢不成?依我之見,朝廷應有重賞!否則不是寒了將士們的心嗎?”薛萬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道。
褚遂良道,“薛將軍乃是武人,不懂這其中奧妙,如今吳王和大將軍都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只怕……”
“只怕什麼?難不成儲大人是說吳王和大將軍會造反不成?”
“哎……哎……這話可不是我說的……”褚遂良笑道。
“你是沒說,但你就是這個意思,我薛萬徹確實是個粗人,論耍筆桿子嘴皮子我自然不如儲大人,但是論起在戰場廝殺,儲大人又豈知其中兇險?”
褚遂良笑道,“薛將軍言重了,我大唐鐵騎所向披靡,無往不利,何來兇險?”
“你放屁!別人不知道,我還能不知道?當年在漠北奇襲薛延陀,我與李世績將軍孤軍深入千里,豈能無險?儲大人你以為我大唐為何戰無不勝?那是我們這些將士用生命換來的!”薛萬徹嗓門越來越大。
他繼續道,“還有前兩年我與蘇定方元帥奇襲吐蕃邏些城,我說吐蕃你去過沒有?那地方除了山還是山,除了雪就是雪,踏錯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加之吐蕃國相祿東贊勇猛無敵,一度將我軍逼入絕境,要不是關鍵時刻我和蘇元帥咬緊牙關,同心戮力殺死祿東贊,嘿!咱們那八千人馬怕是連個屍首都找不到!”
薛萬徹嚥了一口唾沫又道,“如今吳王殿下和李大將軍在中東苦戰經年,終獲全功,中東那地方夏天熱的跟什麼似的……朝廷豈能不重賞?”
江夏王李道宗道,“臣附議!”
左屯衛大將軍程知節道,“臣附議!”
由於原本的左屯衛大將軍薛萬鈞病故,由程知節補缺。
朝中一眾武將皆附議。
李世民笑道,“朕也欲重賞,朕欲賜吳王李恪為大唐中東王,昔日阿拉伯帝國故土百姓皆歸其節制,諸位以為如何?”
褚遂良立刻反對道,“陛下萬萬不可!如果吳王殿下做了中東王,那不就是搞出來個國中之國?恐生後患!”
李世民不以為然,“朕的三小子朕瞭解,他對大唐的忠心還是沒問題的,再者吳王勞苦功高,當的起這個中東王!”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來真的,褚遂良根本勸不住,這要搞出個中東王還了得?等李世民百年之後,他吳王李恪要兵有兵,要將有將還不得和李治分庭抗禮?
”陛下!臣也以為儲大人言之有理,若賜吳王為中東王,日後恐怕尾大不掉!”
“哼!一派胡言!”李世民不悅道。
“輔機啊!朕來問你,那中東之地幅員遼闊,距離長安萬里之遙,朝廷難以直接管轄,且宗教種族問題甚多,你倒是說個合適的人選?”
長孫無忌一時語塞……
李世民繼續道,“吳王李恪文武雙全,甚得軍心,又是朕的兒子,由他出任中東王,鎮守中東再好不過,輔機啊,你那點小心思朕心裡清楚,朕這麼做也正是為了大唐社稷著想,待朕百年之後,治兒統領大唐本土,恪兒管轄中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