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李治畢竟年輕缺乏經驗,初臨大敵,難免忐忑。
他問向李靖,“大將軍!這長安城能守得住嗎?”
李靖仰頭大笑,“哈哈哈哈!臣雖老,卻視吐蕃如草芥,殿下放心,有老臣在,吐蕃兵馬絕對近不了長安半分!”
說實話,李靖是故意擺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態,如果倒退十年二十年,什麼吐蕃名將論欽陵,什麼贊普松贊干布,不過土雞瓦狗耳!可如今李靖太老了,老的都要掉渣了!能不能打贏他心裡也沒底!
然而他作為如今長安城中唯一的大將,可謂定海神針般的存在,他不能慌,不僅如此,他還要穩住太子,穩住朝中各位大臣,只有朝廷穩定,軍心民心才不會亂!否則大事去矣!
李治又問,“父皇得知訊息,必然派援兵回來!”
“是也!只是波斯距離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咱們只要拖住吐蕃兵馬,待陛下援兵到來,吐蕃必敗!”
“老將軍!本宮不懂軍事,還請將軍賜教!”
李靖道,“殿下!吐蕃之所以選在此時入侵,就是料定我朝中無人!因此!老臣將以一軍主動出擊,尋機取勝,以疑其心!”
李治道,“難道不在長安城防守嗎?”
“不可!必須主動出擊,在長安防守便是示弱於人,吐蕃必然全力進攻!”
“那老將軍以為在何處用兵為妙?”
“殿下!蘭州乃是門戶,易守難攻!老臣願意率領一支兵馬,進駐蘭州!”
李治大喜,“老將軍如今便是我大唐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
如此,長安城朝廷終於上下一心,決定迎戰吐蕃,再無人敢議論遷都,名為遷都,實際就是逃跑,但軍神李靖發話,威望在這擺著,別人無話可說。
李治道,“如今長安城中只有五萬禁軍,其餘各地人馬集結還需要時間!”
“殿下放心!五萬足矣 !”
“好!老將軍,朝中諸將,老將軍可以任意挑選!”李治說的好聽,朝裡哪還有像樣的名將?
李靖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半天也沒選出來一個人,正在為難之際。
外面有太監稟告,“殿下!太子殿下!段志玄之子段贊、劉弘基之子劉仁實、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李道宗之子李景仁等在外求見!”
李治心說,如此緊要時刻,這幫將二代官二代添什麼亂?
他面色不悅道,“讓他們進來吧!”
呼啦一下子從外面進來一二十號,都是功勳子弟。
江夏王李道宗之子李景仁說道,“太子殿下!臣等聽說吐蕃來犯,臣等平時吃著國家俸祿,如今大敵當前,願赴國難!”
眾二代皆喊道,“臣等願赴國難。”
聲音響徹朝堂,別管這幫人能力怎麼樣,但氣氛確實烘起來了…
李治竟也有些感動,他看了看李靖,那意思老將軍您看看這幫貨能上陣為將嗎?
李靖心說我有得選嗎?便強顏歡笑道,“殿下!如今便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真乃朝廷之幸!大唐之幸!天下之幸!”
眾人一看李靖這是同意帶他們出征,紛紛行禮道,“我等願意追隨老將軍!”
李靖忽然又想起二人!
“殿下!臣還想要兩個人!”
李治點頭道,“老將軍要人給人!要什麼給什麼!不知道老將軍還想要誰?”
“已是庶人的張亮!”
李治也突然想起此人,當年被父皇貶為庶人,一直賦閒在家。
“還有一人是誰?”
“遊擊將軍!黑齒常之!”李靖聽蘇定方說過,那黑齒常之是個將材!
李治納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