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這裡的人聚集得多了,出於從眾心理,越來越多的路人也跟著圍了上來。
人多了,蕭嵐和胡萊就忙活起來了。
這倒也阻止了老奶奶繼續找蕭嵐問話。
很多人聽說煲仔飯還得現做,聽說黃燜雞可以直接出鍋,就選擇了把黃燜雞打包帶走。
一掀開黃燜雞的鍋蓋,這燜了更長時間的雞肉,顏色不但沒有變暗,反而顯得更加濃郁誘人。
因此也有些人,原本是直奔著煲仔飯而來,卻硬生生被黃燜雞的香味誘惑得改變了主意。
“黃燜雞一份,打包。”
對於這些要打包帶走的人,蕭嵐都會好心提醒一句:
“請儘快食用,趁熱吃味道更好。”
現在天氣冷,很可能拎回公司的功夫,飯就已經被吹涼了。
不過大多數顧客都是一臉無所謂的神情,這年頭誰沒吃到過放冷的外賣,習慣了。
要不就是聽了以後內涵地笑笑,以為蕭嵐這麼說是“免責宣告”。
到時候飯菜吃起來不好吃,還可以推說是冷了才不好吃的,不是手藝的問題。
給人打包黃燜雞的功夫,之前做的三份煲仔飯也熟了。
兩份給最先被誘惑過來的兩位路人,還有一份給老奶奶的孫子。
“煲仔飯幫忙打包一下。”
“好。”
蕭嵐應聲之後,直接用兩個勺子沿著煲仔飯邊沿輕輕一撬,就連飯帶菜完整撬出來了。
他這紫砂鍋質量好,所以米飯完全不粘底。
加上鍋巴已經成型,底部像個嫩黃色的碗,即使夾出來也是完整的一個圓,不會在空中散開。
蕭嵐將煲仔飯放進圓形鋁箔餐盒,蓋上蓋子,將封口處捏成花瓣狀,而後直接裝袋,遞給顧客。
那老奶奶滿心滿眼都是紫砂鍋,當然沒有要求打包,只想近距離地把這砂鍋盤上一盤。
胡萊還想幫老奶奶把煲仔飯端到摺疊餐桌上,哪想到老奶奶手腳利索得很,自己就動手了。
“誒,您筷子沒拿!”
胡萊乾脆直接把筷子勺子送過去,省得人家再跑一趟。
雖說只買了一份煲仔飯,但他還是送了兩份餐具。
順便給了一個一次性碗,萬一祖孫倆都想嚐嚐呢。
拿過去的時候,只見老奶奶愛不釋手地撫摸著紫砂鍋的蓋子,半天沒有開啟。
孫子在一旁都急得催促了:
“奶奶!快點開蓋,我好餓!肚子在叫了!”
奶奶嘴裡卻只是嘖嘖稱奇:
“潤,太潤了。這砂鍋好啊,真的好。”
忽然她問向胡萊:“老闆,你們這砂鍋哪裡買的啊?”
胡萊一臉真誠的愚蠢:
“我不道啊!我不是老闆,我就是夥計,餐具車子全是老闆自己置辦的。”
“好吧……”
老奶奶知道問不出什麼,只能遺憾地開啟蓋子,像是怕磕壞那樣,輕輕地放在一旁。
蓋子一開,孫子立即舉起早已準備好的勺子,往裡面最誘人最好吃的排骨挖去。
奶奶發出短促的驚叫聲,連忙握住孫子的胳膊,阻止他將排骨送入口中。
“等等等等,先別吃,讓奶奶給你試試能不能吃。”
砂鍋是好砂鍋,但這不能代表食材也是好食材。
他們家就孫子這麼一根獨苗苗,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是非常上心的。
小孩子生活閱歷有限,沒有太多辨別好賴的能力。
只要食品香精放得多,小孩就敢猛猛吃,吃得嘎嘎香,吃出問題都不知道。
還是讓她這六十年廚齡的老人家來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