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在福寧宮與李禎交流,曾毅在楚國公府的曹汲房中與曹汲、石立交流。
曹汲讓曾毅說出想法,曾毅沉吟一下說道:“我們二十八日晚回京,先生見過皇上、岳父、三位老師,回府時間應是半夜時分,但看到名文的文章後立刻發文反駁,說明先生對名文所言極其反感。”
“這兩天我仔細看過名文的文章,其讚頌西方列國的風土人情、宗教文化的言辭好似並無不可,故對先生的態度非常疑惑。”
“再一想先生的才能,結合如此之快的反駁,不由對這個名文心生懷疑,他寫這些文章的目的為何?難道真是簡單的介紹西方列國的風景和文化嗎?”
“從這一點考慮,我就想到一種可能,先生不論在文章中還是講學中都是如實說出自己的所聞而不帶個人觀點,是不是引蛇出洞之計?”
曾毅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計,陳恪善於謀略,做事謀而後動,越簡單越是計謀百篇。
他就是這麼想的,還立刻得到石立的贊同。
而曹汲與他的想法不同,說出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先生的意思是想引發同窗的好奇心,去西方遊歷一番。”
他的這個推論也是變相地說陳恪用計,引蛇出洞之計用的出神入化,只是一個針對外人,一個針對自己人而已。
陳恪在學生的心裡就這形象,被曾毅和曹汲坦率地說出來。
可這個陰暗形象卻不讓人害怕,曾毅和石立竟然好奇,一齊問道:“你想去?”
曹汲立刻做出慷慨狀,慨然說道:“為我大興文化的創新,為我大興海洋貿易”
曹汲說到這,曾毅打斷他的話,“你想和書劍一起去?”
他猜的真準,曹汲衝口而出,“你怎麼知道?”
然後知道失言了,急忙說道:“此去萬里海波、千重險峰,又有海盜土匪、虎豹豺狼”
曾毅再次打斷他的話,“你對先生明說,先生肯定不會同意,你知道,只有一個辦法,你想與書劍私奔?”
曾毅再次猜中曹汲的想法,他倆從小一起長大。
曹汲再次衝口而出,“你怎麼知道?”
然後閉嘴不再說話。
而石立跳起來叫道:“你瘋了?”
然後回頭看看房門,轉回頭低聲說道:“先生掐指一算就知道你想私奔。縱然一時疏忽讓你跑了,先生也會施展六丁六甲之術,派出神將將你抓回來。”
石立說的太神了,曹汲反駁,“先生沒這麼神。”
“你不相信?”石立叫道。
而曾毅沉聲說道:“不說石立所言有沒有可能,就有一點你就做不到,你只是單相思,書劍對你如何尚未可知,豈會與你私奔?”
他這話說到曹汲心裡,哀嘆道:“老曾,你去問問書劍的態度吧。”
曾毅驚奇地回道:“這事能讓其他男子參與嗎?”
“你我情同手足”說到這曹汲閉嘴。
他反應過來了,這事情同手足也不行,曾毅跑去問書劍,書劍的反應很可能是拔劍。
否定這條路他就需要再想辦法。
他知道,自己不能貿然去找書劍詢問她的態度,一旦被書劍拒絕,就再無機會了。
可這事確實不能讓曾毅去,需要一個女人出面。
於是想來想去想到張出塵。
可想起張出塵他就心裡沒底,萬一張出塵不去問書劍,而是直接告訴陳恪和林韻寧呢?
這種可能性非常大,曹汲不敢冒這個險。
他猶豫,而曾毅和石立卻勸他放下,兩人正說著,一名家將進來稟告:“二公子,直學士在御街偶遇名文和三名西人,當場論證各自的文章和觀點。
聽家將所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