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鯊魚靠近小船時,他們巧妙地利用小船的靈活性,躲避著鯊魚的攻擊,同時將鯊魚引向了一片遠離漁船的海域。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搏鬥,他們終於成功地擺脫了鯊魚的糾纏。這次經歷讓他們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片新海域的探索。他們開始深入研究不同海域的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習性,制定更加完善的應對策略。
在“海盟”的發展過程中,也並非一帆風順。內部成員之間時常會因為利益分配、資源共享等問題產生分歧和矛盾。祁同偉作為組織的核心人物,常常需要在這些矛盾中充當調解者的角色。有一次,幾個成員船隊因為一次大規模捕魚作業的收穫分配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一方認為自己在這次作業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應該獲得更多的份額;另一方則強調他們在前期的勘探和準備工作中做出了更大的貢獻。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一度陷入僵局。祁同偉耐心地聽取了雙方的意見和訴求,然後提出了一個基於公平、公正原則的分配方案。
他建議根據各船隊在整個捕魚過程中的綜合貢獻來分配收穫,包括前期的勘探、人力投入、裝置使用以及對“海盟”組織的其他貢獻等因素。同時,他還設立了一個專門的仲裁委員會,負責處理未來類似的糾紛和矛盾。透過這次調解,“海盟”內部的矛盾得到了妥善解決,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更加緊密。
在大航海時代的浪潮中,祁同偉和他的夥伴們始終堅守著正義與無畏的精神。他們的命運與這片大海緊緊相連,每一次的挑戰和困境都是他們成長的階梯。無論是面對海上的競爭、危險的海洋生物,還是組織內部的矛盾,他們都能以堅定的信念和智慧去應對。
隨著“海盟”內部矛盾的化解,祁同偉深知,他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現狀,而需要為組織的長遠發展謀劃更為宏大的藍圖。他開始思索如何進一步拓展漁業產業鏈,提升整個“海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在一次“海盟”的高層會議上,祁同偉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建立自己的漁業加工與貿易體系。他認為,僅僅依靠捕撈和銷售原始魚貨,利潤空間有限且受市場波動影響極大。若能將捕撈上來的魚進行深加工,製成各類高階的魚製品,如精美的魚子醬、優質的魚罐頭、風味獨特的魚乾等,不僅可以提升產品附加值,還能延長產品的儲存期限,拓寬銷售渠道與市場範圍。
這個提議一經提出,便在會議室內引發了激烈的討論。一些成員對這個計劃表示擔憂,他們認為建立加工與貿易體系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包括建設加工廠、購置加工裝置、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開拓市場等,這對於以漁民出身為主的“海盟”成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且,他們缺乏相關的商業運營經驗,一旦失敗,可能會將“海盟”多年積累的家底全部賠光。
祁同偉認真傾聽著大家的顧慮,他理解成員們的擔憂並非毫無道理。然而,他堅信,只有勇於創新、敢於突破,“海盟”才能在大航海時代真正立足並走向繁榮。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規劃:首先,在資金籌集方面,可以透過成員船隊按比例出資的方式,集合大家的力量;同時,積極尋求銀行貸款與政府漁業扶持政策的支援。在加工廠建設上,選址於靠近港口且交通便利的地方,便於原材料的運輸與成品的配送。對於加工技術,他提議與專業的漁業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先進的加工工藝與配方,確保產品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為了消除成員們對市場開拓的疑慮,祁同偉分享了他對當前漁業市場的深入調研結果。他指出,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品質海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高階魚製品市場潛力巨大。“海盟”可以先從國內市場入手,建立自己的銷售網路,與各大城市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