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芳開始瘋狂地聯絡自己在漂亮國結識的各路人物。她先是找到了一位在法律界頗有影響力的華人律師,詳細地向他講述了國內的情況,希望能從法律專業的角度找到突破口。律師皺著眉頭聽完後,沉思片刻說道:“這件事的關鍵在於國內的法律程式和證據鏈條,如果想要從這裡進行對沖,我們需要找到能夠影響國內輿論走向或者法律判斷的關鍵因素,比如是否存在程式上的瑕疵或者新的證據可以為他們辯解。但是這需要深入瞭解國內的具體情況,而且難度極大。”
高芳芳不甘心,又聯絡了一些在商業和政治領域有交集的朋友。其中一位在國際投資公司工作的朋友表示可以嘗試從經濟層面施加一些壓力,比如透過一些跨國投資專案或者商業合作關係,向國內相關方面暗示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影響到國際間的經濟合作與交流。“但是這只是一種間接的手段,而且可能會引發更多的連鎖反應,你們要慎重考慮。”朋友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警告。
在國內,趙瑞龍和祁同偉也沒有坐以待斃。趙瑞龍動用自己的關係網,試圖尋找能夠壓制輿論的力量。他聯絡了一些媒體大亨,希望他們能夠利用旗下的媒體資源,引導輿論風向,淡化此事的嚴重性。然而,在如今資訊傳播如此迅速且多元化的時代,這種做法收效甚微。輿論的熱度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因為他們的這些小動作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和質疑。
祁同偉則把希望寄託在高育良身上,他不斷地與高育良溝通,希望能從他那裡得到一些實質性的指導和幫助。“高老師,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內部尋找一些突破口?比如在檢察院或者相關部門有沒有可以為我們說話的人?”祁同偉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絕望中的期待。
高育良無奈地搖搖頭:“同偉,現在的檢察院在侯亮平的帶領下,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腐力量,內部想要找到突破口難如登天。我們只能從外部尋找機會,看看能不能在法律的框架之外,找到一些可以迂迴的路徑。”
而侯亮平這邊,在輿論的支援下,更加堅定地推進對趙瑞龍和祁同偉的調查。他組織了一個專業的團隊,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更加細緻的梳理和分析,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無懈可擊。同時,他也密切關注著趙瑞龍等人的一舉一動,防止他們利用不正當手段逃脫法律的制裁。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芳芳在漂亮國的努力逐漸有了一些回應。她透過一位在外交界有一定影響力的朋友,聯絡到了一些國際組織,試圖藉助國際輿論和外交壓力,對國內的案件處理產生影響。國際組織表示會關注此事,但也明確指出,他們不會干涉他國的司法獨立,只能在合法合規的範圍內進行一些調查和監督。
絕境中的掙扎與覆滅
高芳芳在漂亮國的行動愈發激進,她試圖憑藉一己之力扭轉乾坤,卻不知正一步步將自己和相關人等推向更深的深淵。在聯絡了外交界朋友並得到國際組織有限度的回應後,她並未滿足,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漂亮國權力與情報體系中頗具爭議且極具影響力的機構——FbI 與中情局。
高芳芳動用了自己多年來在漂亮國積累的人脈資源,費盡周折才與 FbI 的一個專案部取得了聯絡。她在會面中極力渲染國內案件的所謂“複雜性”與“不公正性”,試圖說服對方介入,全然不顧這種行為已經嚴重違背了國際關係準則與外交禮儀。FbI 專案部的一些官員起初對她的訴求持謹慎態度,但高芳芳不斷丟擲一些所謂的“內部訊息”與“證據線索”,雖然這些大多是片面且經過歪曲的,但仍引起了部分人的興趣,他們表示會進行初步的調查與評估,但強調不會輕易採取實質性行動。
然而,高芳芳並未就此罷手,她深知僅靠 FbI 可能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又冒險將觸角伸向了漂亮國中央情報局。與中情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