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不卑不亢地站起身來,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蒼松屹立在風中,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與自信。
他緩緩掃視了一圈宛國的大臣們,然後目光落在老臣身上,平靜地說道:“大人此言差矣。戰爭帶來的只有傷痛與損失,宛國如今亦是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我大燕此次前來,並非為了炫耀戰功,而是真心希望兩國能夠罷兵言和,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在大殿中迴盪,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衝擊著眾人的耳膜,讓人為之動容。
葉城南也站起身來,她輕輕甩了一下衣袖,那輕柔的動作卻帶著一種不容小覷的氣勢。
她向前邁出一步,從懷中取出一份密函,舉在手中,說道:“諸位大人,這便是我大燕破解宛國武器之法的證據。如今宛國的神兵利器已不足為懼,若戰爭繼續,只會讓更多無辜之人喪生。大燕提出的和平條件,亦是為了兩國的長遠利益著想。”
她的眼神清澈而堅定,直視著宛國大臣們的眼睛,毫無畏懼之色,彷彿在向他們宣告大燕的決心與正義。
宛國國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面容略顯憔悴,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戰爭失利的懊惱與悔恨,又有對國家未來的擔憂與迷茫。
他深知繼續戰爭,宛國勝算渺茫,可求和,又怕被他國恥笑,有損宛國的威嚴與利益。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王座的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響,那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顯得格外清晰,彷彿是他內心矛盾的寫照,每一下敲擊都像是在叩問自己的靈魂,究竟該如何抉擇,才能拯救宛國於水火之中。
慕容軒見狀,繼續說道:“陛下,和平共處,兩國可互通有無,貿易往來,百姓安居樂業,此乃雙贏之策。若一味執迷於戰爭,怕是會讓宛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他的聲音誠懇而真摯,試圖打動宛國國王的心,讓他看到和平的曙光與希望。
此時,一位年輕氣盛的宛國大臣冷哼一聲,站起身來反駁道:“大燕莫要在此巧言令色。我宛國豈會不知自身處境,但你們提出的條件,未免太過苛刻,這讓我宛國如何接受?”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不滿,言辭犀利,如同一把利刃,直刺嚮慕容軒,試圖在這場和談中佔據上風。
葉城南微微一笑,從容應對:“大人且聽我一言。大燕的條件看似苛刻,實則是為了確保兩國邊境的安寧。宛國若能答應,大燕亦會在貿易、文化等方面給予宛國諸多優惠,助宛國重建家園。此乃互利互惠之事,還望大人三思。”她的話語如春風化雨,輕柔卻又有著不容置疑的說服力,彷彿能在這緊張的氣氛中注入一絲緩和的力量。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氣氛緊張得如同拉滿的弓弦,一觸即發。和談的結果猶如一團迷霧,籠罩在眾人心頭,讓人捉摸不透。慕容軒和葉城南深知,此次和談關乎兩國百姓的命運,他們必須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憑藉著智慧與勇氣,為大燕爭取到最有利的局面,為這片飽經戰火的大地帶來和平的曙光。
在激烈的爭論中,時間悄然流逝。太陽漸漸西斜,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大殿內,將眾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彷彿在訴說著這場和談的漫長與艱難。
慕容軒和葉城南始終堅守著自己的立場,他們的言辭越發犀利,邏輯越發嚴密,讓宛國的大臣們漸漸陷入了沉默。而宛國國王的眉頭也越皺越緊,他的內心在痛苦地掙扎著,思考著國家的未來與出路。
就在此時,一位老將軍站了出來,他的臉上佈滿了戰爭留下的傷痕,那一道道深深的疤痕,彷彿是歲月鐫刻的印記,見證了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與無畏。
他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疲憊與無奈,彷彿對戰爭已經感到厭倦:“陛下,老臣以為,大燕之言不無道理。如今我宛國已無力再戰,求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