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去。
最重要的還是給坦克及步兵起照明和引導作用……燃燒彈的照明效果的確比不上照明彈,照明彈那打上去是不會炸死人的,換句話說就是打照明彈會佔用炮兵編制。從頭到尾如果有一門迫擊炮負責打照明彈的話,那這門迫擊炮除了照明這外就沒有發揮其它作用了。
但燃燒彈就不一樣了,在照明的同時還可以攻擊相應的目標……而且迫炮連這燃燒彈也不是亂打的,是在知道了越軍據點位置才打的。換句話說,就是坦克火力往有火光的地方打就對了,步兵往有火光的地方進攻就沒錯了!
這就是炮兵與步兵以及坦克之間的協同……於是坦克炮、迫擊炮照著越軍據點一陣亂轟,高射機槍及掩護部隊的輕重機槍跟著朝目標一陣亂掃,接著就是步兵相互掩護著朝火光處推進……
當然,在步兵快要推進至目標時就會用步話機通知掩護部隊將火力轉移……這些東西我們在訓練時都不知道練過多少次了,甚至還找過幾個類似地形的高地演練過幾回,所以這下打起來就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轟炸、火力壓制、步兵推進佔領……
越軍的民兵在這種腹背受敵而且火力對比與我軍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我軍的掩護火力有坦克炮、十幾挺高機,十幾門重型迫擊炮,以及一定相當數量的輕重機槍,而越軍民兵大多數還是依靠ak47,為數不多的迫擊炮或是輕重機槍則因為沒有朝後的工事而無法發揮作用或被燃燒彈一打、炮彈一炸也就差不多了。
於是,那戰火就像自下而上的波浪一樣,快速而平穩的朝518。6高地的山頂陣地推去……戰火經過的地方,就是一片片焦土和一具具死屍!(未完待續。。)
正文 第 349 章 立足之地
攻打518。6高地的時候最後還是出現了點麻煩,原因是越軍大約有兩個排的兵力撤退到了山頂陣地。。
山頂陣地這個地方,就像我們跟越鬼子打時候是一樣的……這個部位就像一個刀鋒,不僅面積小而且炮彈隨便打高一點或是低一點都打不到,再不行就稍稍往反斜面方向一撤……那正斜面的坦克炮、高射機槍以及其它的直射火力就全部無效了。
所以對一座高地來說,最適合防守的要地就是山頂陣地。
對於這一點我們事先已經考慮到了,所以一開打的時候就用迫擊炮在靠近山頂陣地的位置用燃燒彈打出一條火帶同,其目的就是阻止越軍往山頂陣地撤退佔據險地。
但無奈的是我軍迫擊炮數量太少了,前後加起來就只有十七門,這還是從軍部加強了五門迫擊炮的結果了。
十七門的迫擊炮說起來也不少,但在協同步兵轟炸越軍據點的同時,又要在山頂陣地前炸開一道火牆阻擋越軍撤退還是略顯無力……再加上這時是黑夜,越軍又熟悉地形,想要摸到山頂陣地去並不難事……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越軍就算是公安屯的民兵同樣也是在戰爭中成長也是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和軍事素質的……這場戰鬥要是撂給一個普通的民兵,而且還是在失去團部指揮、敵我火力對比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只怕早就崩潰了。
但越軍公安屯的民兵不僅沒有崩潰,反而還能把那些被我軍打得七零八落的散兵遊勇給組織起來拉到了山頂陣地負隅頑抗。
這倒是讓我有些意外的……其實也不能說是意外,因為在之前的戰鬥我也有過幾次跟越軍公安屯的民兵交手的經歷,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一點都不比我軍正規軍差,有些甚至還超過我軍……我軍的正規軍很多時候不是在訓練,而是在種地,那實際上也就是民兵的水平。
越軍的民兵比起正規軍來唯一的不足就是武器沒有統一……這絕對是一個硬傷,主要原因就是越南的武器裝備過於繁雜了,有美式裝備、有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