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 (第2/4頁)

動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畫,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禮記》'3'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因而,歷代為《禮記》作註釋的書很多,當代學者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們這裡選錄的原文依據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經注疏》。註釋和譯文則廣泛參閱了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準確簡明易懂。選錄的篇章由作者加上標題(原文只有篇名,每篇原文都較長)。原則上採用選文的首句作標題,註釋中只說明選自某篇。唐代抄本《禮記》由多人撰寫。採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雜,編排也較零亂,後人採用歸類方法進行研究。東漢鄭玄將49篇分為通論、制度、祭祀、喪服、吉事等八類。近代梁啟超則分為五類:一通論禮儀和學術,有《禮運》、《經解》、《樂記》、《學記》、《大學》、《中庸》、《儒行》、《坊記》、《表記》、《緇衣》等篇。二解釋《儀禮》17篇,有《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等篇。三記孔子言行或孔門弟子及時人雜事,有《孔子閒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問》等。四記古代制度禮節,並加考辨。有《王制》、《曲禮》、《玉藻》、《明堂位》、《月令》、《禮器》、《郊特牲》、《祭統》、《祭法》、《大傳》、《喪大記》、《喪服大記》、《奔喪》、《問喪》、《文王世子》、《內則》、《少儀》等篇。五為《曲禮》、《少儀》、《儒行》等篇的格言、名句。梁氏的歸類劃分,對我們有一定參考價值。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內容。

宋代的理學家選中《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把他們合稱為“四書”,用來作為儒學的基礎讀物。《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周禮》又稱《周官》。講官制和政治制度。《儀禮》記述有關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禮儀制度。《禮記》則是一部秦漢以前儒家有關各種禮儀制度的論著選集,其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有司徹第十七這個次序,為漢劉向《別錄》所列。據文獻記載,漢武帝時,在孔壁中發現了《古禮》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與漢初經生所傳十七篇《儀禮》相同,但多出三十九篇。此三十九篇禮文久佚,學者稱之為《逸禮》。

由此便產生一個問題:十七篇《儀禮》是不是一個殘本。一種觀點據此認為,十七篇《儀禮》是一部殘缺不完之書。另一種觀點正與此相反。認為十七篇《儀禮》並非一不完全的殘本,而是一部完備的著作。清人邵懿辰《禮經通論》對此有很詳細的論證。《禮記。昏義》說:“夫禮始於冠。本於昏,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

觀今本《儀禮》十七篇,《昏義》所說作為“禮之大體”的上述八項內容,皆完整無缺。另外,《禮記》中有很多篇是直接解釋《儀禮》的。

《禮記》有《冠義》釋《士冠禮》;有《昏義》釋《士昏禮》;有《問喪》釋《士喪禮》;有《祭義》、《祭統》釋

最新小說: 開局單杆147 神印:黑夜女神今天篡位成功了嗎 第一玩家 男扮女裝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北門老槍 神只:從哥布林開始 劍網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一人:岐王李茂貞,千年歸來 網遊:開局2888億個屬性點 神秘復甦:此世之暗 王者:富婆寵溺這個射手太猛了! 網遊:一刀劈死神 網遊:神秘玩家 航海玫瑰 全民永夜:只有我能看到彈幕提示 網遊:我靠遊戲幣就能變強 九幽生死簿 海上求生,普通的我竟然成了強者 別人玩遊戲,我修仙 無職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