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攜帶沉重不易分割,就是這不同銀子的成色也不同,十分混亂。”
鄭開成正在高興升官,拿著新的官服左看右看,樂得滿臉笑容。鍾峰坐在一邊只拿話嘲笑興奮的鄭開成,兩個人不停地鬥嘴。兩人都沒有注意李植的隨口一句話。
李老四雖然升為了副將,卻依舊心如止水,沉吟說道:“東家,這如今也只有銀子最好用了。用銅錢的話太重,一貫銅錢幾斤重,若是帶十貫銅錢,身上就壓著幾十斤的錢。用金子則太難分割,若是在酒館裡吃一碗麵花費半錢銀子,用金子結算的話只有五厘金子,根本割不下來這麼一點金子。手稍微一抖,就要多割或者少割幾釐出來。”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我們要建銀行,發行紙幣!造福百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五百八十三章 銀本位
聽到李植說要建銀行發行紙幣,李老四愣了愣,有些不明就裡。
實際上,李老四是十分鄙夷紙幣的,他甚至不理解素來為百姓利益考慮的李植為什麼會想到發行紙幣。
明朝是有紙幣的,明朝的紙幣叫作寶鈔。然而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徹底失敗的紙幣。完全是官府掠奪民間財富的工具。
紙幣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信用的問題。一個政府能否發行流通的紙幣,歸根到底取決於這個政府是否有信用。明代的紙幣也曾經大量流通於官民之間。然而終究因為政府沒有信用,導致紙幣快速貶值,最終無人使用。
一個紙幣的發行量,在一個有限的市場上是應當節制的。貨幣的最終作用是流通物,在一個給定的市場上,流通物的需求是有限的。如果發行的貨幣超過了流通的需求,貨幣就會大幅的貶值。
朱元璋當皇帝之後,開始推行紙幣。然而朱元璋並沒有把紙幣的信用看得多重,在他眼裡,這大明寶鈔的最佳用途無疑在於可以直接當錢用,用來搜刮民間產品穩賺不賠。洪武時期發行大明寶鈔的二十四年,平均每年都要發行五百一十五萬錠,洪武二十三年,大明寶鈔更是發行到了一千五百萬錠。
在一個經濟增長緩慢,並且已經有銀子作為貨幣的市場上增發這麼多紙幣,其最終下場可想而知。
天量的貨幣衝擊下,大明寶鈔大幅貶值。最初,朱元璋規定大明寶鈔一貫等同於白銀一兩,可以換米一石。其後一路貶值,成化時進士陸容說:“寶鈔今惟官府行之,然一貫僅值銀二厘,錢二文”。
一百年後,寶鈔就貶值到票面0。2%的價值。
然而在明朝很長的時間內,甚至直到明末,大明官府都強行使用貶值的寶鈔採買貨物,發放兵餉和俸祿。可見,大明寶鈔實際上完全是大明官府掠奪民間的工具。
李老四聽到李植說要發行紙幣,沉吟許久說道:“東家,我們畢竟不是官府。這發行出去的紙幣未必有人使用。就是開始時候能賺一點錢,也很快就沒人用了。強行用紙幣買賣,恐怕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聽到李老四的話,李植笑了笑,知道李老四誤解自己的意思了。
這不怪李老四,畢竟李老四隻見過大明的紙幣寶鈔,只看到過這一種徹底失敗紙幣。在他眼裡,紙幣就是官府掠奪民間財富用的。
李植搖頭說道:“李老四,我們發行貨幣的目的不是掠奪民間的財富。我們有一兩銀子在庫,就發行一兩銀子的鈔票。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的紙幣都可以到錢莊裡兌換等值的銀子,根本不存在貶值的問題。這樣,市場上貨幣總數並不會增加,貨幣就不會貶值。我們要做的,只是給百姓一套可以放心使用和收藏的貨幣。”
“如今市場上貨幣混亂,不但銀子有成色的問題,銅錢中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