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空間。
趙東笑了笑,直言他也問過,關鍵是制鐵工坊一家接一家的開,對煤炭的消耗,那可是天量。
沒有充足的煤炭供應,一切俱為空談。
趙東之後,馬衛東又說起生鐵供應問題。
田獨礦務局已經開始採掘鐵礦石,品質相當不錯,但小高爐建設還在進行中,今年肯定是沒戲了,最快也得到明年年中,才能產出生鐵。
進入冬天,廣東生鐵應該開始量產了,能不能足量供應,直接決定著三亞鐵鍋的生產規模。
對於制鐵工坊來說,沒有原料,再好的技術也是白搭。
缺煤、缺鐵,還要發展制鐵業,簡直是自相矛盾嘛。
說完原料短缺問題,馬衛東又說了說鍊鐵爐的改進計劃,反正從能用到好用,還有一個逐步成熟、穩定的過程。
按照工業部的目標,鍊鐵爐的最終定型,會與高爐出鐵同步完成。
輪到孫奇發言時,這位鑄造能手擺了擺手,表示他這邊沒有太多難題,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就是技工培訓。
從今天的實操來看,還有一些流程需要完善。
工人們學習的態度相當積極,就是基礎差的太多,若是能多來一些鐵匠,效果定會更好。
,!
說起技術工人來,劉鑫笑著插話,表示鐵匠都讓你們弄到礦區去了,開發區這邊自然就不夠用了嘛。
一席話下來,工業部眾人頓時無言以對。
聊到發展方面,劉鑫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等米下鍋的滋味,實在是太難受啦。
隨著這次實驗大獲成功,商戶們建設工坊的積極性必定高漲,他們未必敢去臨興、榆林鬧騰,但來區裡“問詢問詢”,那可是便利的很。
到底該如何應對?還需孟總、丁總給予指導。
丁鵬笑著表示,凡是有意向的商戶,先做好登記工作,等各項條件具備之後,再分批開工,總之要把節奏控制好,別一哄而上,鬧出哄搶物資的笑話來。
另外,涉及到物資管控問題,還需總部拿個主意,市裡的建議是成立一家物資公司,將各處礦產統一管理起來。
孟慶祥看了看林志剛,隨即說出心中打算。
按照管委會收緊費用,放鬆政策的大原則,物資公司放到總部層面,效率肯定不高,倒是開發區這邊,可以先成立起來,進一步規範物資供應。
工業部這邊,最好也成立一家物資公司,與開發區對接、協調,其中自用部分由工業部統一掌控,對外售賣的部分,則由開發區物資公司靈活經營。
有些事情,放到下面自行溝通、磨合,操作空間反而更大,別啥事都往總部這邊推。
丁鵬與林志剛對視一眼,齊齊答應下來。
這次實驗之後,工業部的活算是完成大半,剩下的事情,就該三亞市唱主角了,能不能把制鐵業發展起來,丁鵬、劉鑫等人,包括還在市裡加班的夏浚洲,心裡都不太託底。
趁著孟慶祥、林志剛都在,丁鵬連忙說出未來打算。
:()華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