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級的打結術,以及外科常規器械操作經驗外,其他的全都是4級。
這種醫學基礎技能的統一提升,給方雲帶來的底氣是非常巨大的。
醫學基礎技能,是一切外科技能的基礎。
比如說運動醫學,穿刺術、清創術以及打結術,就是最關鍵的幾個基礎技能。
如今穿刺術提升後,方雲覺得,自己在關節鏡的置入和操作方面,比以前更加精準,甚至重複著往裡面戳,都可以好幾次達到同一水平。
並且,對穿刺深度的把控,來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方雲甚至有一種感覺,自己要往裡面穿刺三厘米,就不會到三點一厘米。
只能有毫米的誤差,在毫米級下,方雲的掌控能力還是沒那麼牛逼咯,要鎖住301和3001厘米,那還是做不到的。
可即便只是如此,那也夠厲害了啊。
醫學基礎技能到了4級,雖然對賦分的增加,不會很高,可它級別高,而且提升的東西多啊。
自己的潛力指數,再怎麼不濟,也會飆升到40以上去。
舒服!
方雲對自己現在的能力,非常滿意。
當然,方雲也是終於理解了,為什麼醫學會會在潛力賦分的時候,把年齡佔比減去那麼大的一部分。
其實啊,這才是30歲的主治級別醫師,天賦比較好的人,該有的能力。
而即便是天賦沒那麼好,像劉海華這樣,有操作機會,有能力,有機會的,那潛力指數也不會少。
一個醫生,一輩子就只是會一些醫學基礎技能,那還搞個der?
特別是外科,手術技能,就是根本,是你能夠給病人提供他們需要,但是別人不能提供的醫療服務的根本能力。
怎麼看怎麼可愛。
單純的醫學基礎技能,有什麼可貴的嗎?
是沒有的。
但是在專業操作技能提升後,基礎技能再得到提升的情況下,方雲才知道它的彌足珍貴之處。
切開術的暴露,縫合術的速度以及精巧,閱片術的精細程度,查體的細微觸覺變化……
方雲,已經自忖,自己絕對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外科醫生,而不是當年那個,靠著理論支撐起來的外科醫生,他現在的能力,即便是放到頂級的教學醫院,同年齡級,絕對不會比任何人拉胯!
而這些,就是這些可愛的技能們,提升後,給方雲帶來的底氣。
方雲覺得自己可以暫時休息一下,美美地先睡一覺,然後再搞,另外一篇,與ta分析相關論點的事情。
文章不怕多,文章也不壓身,特別是新入科研的時期……
:()我在醫院掛機升級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