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啟用了劉海華的求知慾般,劉海華的問題簡直多到離譜。
自然,方雲也並沒有傲嬌,而是都一一進行了作答。而就在這麼一問一答間,方雲明顯可以感覺得到,劉海華與寧再明二人在閱片方面的差距。
只能是大概估計,劉海華的閱片術,接近3級的水平,但是寧再明呢,則是才勉強到2級,相差還是蠻遠。
寧再明最多可以診斷一下典型的骨性關節炎,更要細緻地問寧再明,髖關節半脫位到底要看哪些東西,寧再明都沒有科班地學習過,無法回答。
“shenton氏線(沈通氏線)不連續的臨床意義,還是要學的呢。”
“恥頸線或下弧線,為股骨頸內緣與閉孔上緣的連續線,正常為光滑的拋物線,當shenton線不連續時常提示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位。這一點與calve線的意義是對等互補的。”
“再明,還是要稍微看點書,這樣才能學得到東西。”方雲對寧再明說。
寧再明的學歷本就與劉海華只相當,如果他還吊兒郎當的話,那麼在醫學這條道路上前進的距離,終究有限。
方雲並非針對他。
寧再明穩重地點了點頭,看了看大不了自己幾歲的方雲,再看看比自己還小一歲的劉海華,內心開始沉吟起來。
在方雲和劉海華沒來之前,寧再明是相對無憂無慮的。
碩士學歷,再加上本院醫師的身份,他並不需要想太多的事情。
只是寧再明之前是創傷外科的碩士研究生,雖然中轉到了關節外科,但壓力也不大,那時候有賴元和李子葉頂著,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賴元和李子葉,都是比自己大了很多。
“嗯,關節外科,運動醫學,其實一定程度上都是關節的亞專科,還是都可以看看的,你如果想要學的話,最好是買一下坎貝爾的中文版,或者是實用骨科學,先徹底通讀一遍,然後再去細緻的閱讀,收穫會不小的。”方雲只能給寧再明指一個方向。
方雲說完,劉海華的問題就又來了:“雲哥,那我呢?我呢?我應該看什麼書?”
方雲則是看了劉海華和寧再明一眼,謹慎回說:“你要看的是文獻。因為再明目前需要提升的是操作的認知面,有哪些操作他都不能大概瞭解。”
“你能知道,只是操作的細節還理解不夠透徹,這就需要廣泛地涉獵一些文獻了,需要的是更加精細化的閱讀。”
劉海華和寧再明兩個人也沒有掛機的外掛,方雲能夠給他們的指點,也就這些,剩下的就是在操作上的熟練度,那就只能在臨床上,慢慢地磨了。
:()我在醫院掛機升級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