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課題與土壤
肖清岄在啃鴨爪爪。
方雲從科室裡趕回家裡的時候,肖清岄還在啃,她右手帶著手套。左邊的嘴角,沾著鴨爪的滷汁醬。
方雲揹著包往裡看時,肖清岄也正迎目而來,四目相對,她稍顯臉紅了一下,而後左手舉起盒子問:“你要一起吃點不?”
方雲回後,給肖清岄發了訊息,要先去科室裡一趟,看看病人,兩人各自解決吃飯問題。
作為進修醫生,能請假回家,就是安陸明教授的開明,但作為管床醫生,還是要對自己分管的病人做到心裡有數,趕回後第一時間去科室裡巡視一圈,是職責所在。
只是方雲回來得早了些。
“你晚上就吃這個麼?”方雲問。
“都有好久沒空啃了。”
“醫院裡如今新出了政策,我們消化內科三個科室的住院總輪流值班,相當於以後我三休二,只要一天的二十四小時隨時在醫院的急診崗就行了。”肖清岄並未特別拘束,反而又是小口小口地啃了起來。
方雲走進,先把自己的揹包放下,給肖清岄遞過去一張紙,再對她指了指嘴角,然後說:“你慢慢吃啊,我去收拾一下衣服。”
“伱的衣服我疊好了呀。”肖清岄這才臉紅起來,估計是自己之前的啃鴨爪動作幅度太大,顯得有點慫包了。
“包裡面的。”
“你吃了麼?你不是預計要九十點鐘才能回的麼?早知道你這時候回來,我們可以出去吃辣。”肖清岄說。
“在科室裡沒辦法待了,另外一個進修的老大哥知道我的課題標書快寫完了,又請我幫他再寫一份!”方雲在門口,轉身搓了搓自己的食指和拇指。
意思是會給錢的。
肖清岄意會,但沒第一時間就問。
等方雲收拾和整理好了自己的衣服,並把揹包也放進了衣櫃裡再走出時,才解釋說:“其實今年,我們醫院招收的進修醫生的標準,會比往年更高一些。”
“其中一批,不乏是目前的專業技能積累還不錯的主治或者副主任們,他們的專業能力強,所以如果他們還在學術、教學上也有所長的話,醫院裡是會考慮引進一批人來補充醫院的科室維度的。”
“教學醫院裡面的帶教,要麼就是吸引本科生,要麼就是給碩士或者博士提供做課題的機會,保證他們畢業,能有一定的課題經費讓他們做實驗。”
“如果連這些基礎都無法保證的話,是談不上教學的。”肖清岄道。
方雲洗了個手,然後非常奢侈地撕了肖清岄的一整張洗臉巾擦手。
這個過程看得肖清岄大概有好幾秒,都沒有繼續拿下一個鴨爪,畢竟她平時擦臉的時候,都是用一片洗臉巾的一半。
方雲問:“清岄,你說這個教學注重科研,教學能力,先從課題申請開始,是不是有點太假大空了啊?”
方雲目前,更能理解的教學,還是那種技能的傳承和授受。
“科技水平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從底層到頂層的工具以及認知,而課題,則是科技的土壤,沒有課題,沒有科研基金,沒有科研氛圍,沒有人去踏踏實實地做研究,還要談科研和科技的話,那才是假大空。”
“其他的且不論,就現代醫學而言,我們國家連仿造質量合格的現代醫院常見的檢測儀器、臨床常用工具的能力都還沒有。”
“即便是有,質量上也不合格。”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世界上很多發現和發明,其實都是一點一滴地累積起來的。”
肖清岄說到這裡,準備換個手套,所以她又扯了兩張紙巾,擦了下嘴又說:“雖然很多人在研究生階段做的研究,寫的論文,都沒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