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是有床旁彩超儀的,是麻醉醫生偶爾必須要用到的輔助工具。
很多麻醉醫生,在打神經阻滯的時候,就需要彩超輔助,才能更加精準。
磨刀不誤砍柴工。
血管瘤最好的確診方式,並非核磁,核磁只是為了看清楚血管瘤的走形,定性的診斷是簡單的彩超。
一探就可以看到內裡是否有血管瘤。
主要是,方雲從來不是一個喜歡標新立異的人,如果沒有六分以上的把握,方雲絕對不會節外生枝的人前顯聖。
而且方雲的基本功紮實,理論豐富,彭南波不得不信。
病人嚇了一跳:“什麼,我長了瘤子?”
“不是不是,是血管團,我們習慣性叫他血管瘤,不是瘤子。你別害怕啊。”彭南波趕緊叫。
這時候啊,也別顧忌什麼無菌原則了,把器械臺一推走,把鋪好的布巾等都汙染了,直接開始做床旁彩超。
比起重新消毒鋪巾、洗手穿衣服,診斷不明確做手術給人帶來的恐慌以及焦慮會更甚。
呼哧呼哧。
探頭才上去,彩超儀器上,就傳來了這樣的跳動聲。
這樣的血液摩挲血管管壁的聲音,是很難模仿的。
麻醉醫生雖然並非專業的彩超室醫生,卻也懂得這是啥意思:“真有血管瘤!”
“我先下臺,去找一下家屬重新談話簽字!~”彭南波立刻把衣服一脫,就這麼對丁元丘表態。
媽蛋!這個病人的診斷都差點搞錯了,還好面板還沒切開,即便是患者拒絕,仍然可以推出手術室,延緩手術。
這個血管瘤實在太過於雞賊,竟然就在臀肌攣縮附近。而臀肌攣縮的症狀明顯,一般人誰能想得到去做個彩超懷疑血管瘤?
當然,正是這樣的定勢思維,如果不是方雲正好探到了,那麼這一臺手術一旦做進去,且沒反應的情況下,一刀把血管瘤給切破了,那麼這一臺手術就得從一個小擇期手術轉化為超兇險的搶救性手術了。
到時候人若沒了。
患者家屬肯定會問,你為什麼不給我檢查,我t手術都來做了,我捨不得一百多塊錢的彩超?你為什麼不全身上下都檢查一遍,你們醫院沒這個條件嗎?
為什麼手術前。
但如果你真的什麼都檢查了,沒問題的話。
那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
而即便術前發現新診斷,是否要直接行手術治療,除去病人自己意見,患者家屬的意見也相當重要。
黃學培分管的病人,是彭南波主任組的,今天黃學培並未下來手術,談話簽字的事情,他這個科室主任要親自去做。
彭南波去找家屬時,丁元丘與龍泉二人則是耐心與患者解釋什麼是血管瘤,以及血管瘤在體記憶體在的害處,若這一次不進行處理,可繞開血管瘤行臀肌攣縮手術,但這就屬於多此一舉。
但要切除,需要患者自己同意且知情。
“那就切啊,又不是好東西。”
“t的嚇死我了,我還以為是腫瘤呢。”病人心有餘悸。
“另一側沒有吧?”
入院診斷是臀肌攣縮,手術前突然併發了腫瘤,是個正常人的內心也很難接受。
“沒有。這血管瘤一般發生一個就不得了,同時發生多個,那也是罕見的。”丁元丘一邊回著,目光側看向方雲方向。
血管瘤在普通區域的查體,非常簡單,可以捫及血管搏動。
可臀部,必然是特殊區域。
有厚厚的脂肪層覆蓋,內層更是還有臀大肌,在這個地方的血管瘤,想要透過查體的觸診捫及到血管搏動。
血管外科的醫生能不能有這樣的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