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岄寫過的文章數量,不在少數,看過的文獻比方雲可能至少要多五倍以上,所以很多套路都熟。
“需要後來追趕的話,就必須要通讀套路,這就相當於是以前教科書上的例題啊。”
“很多學霸在考試的時候,可以臨時推導公式,時間都夠用,但我不行,我本來入場考試的時間就晚,多背一些公式,多少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現在的機會很好。”方雲解釋到這裡,便問:“是不是,在你看起來,略有些呆板了?”
以前的方雲,也是不背什麼成熟的公式的,只需要背一些基礎公式,考試的時候臨場推導,也可以得到結果。
可很多人,都是把一些小公式記住,這樣可以在做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時候,拿起來就用,會節省一到兩分鐘時間到大題上拉分。
可方雲那時候就覺得,這樣的行為有點呆板。
“還好吧,你能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很會學習的人了。”肖清岄轉向看向內容,留給方雲的只有一個側臉。
“嗯,慢慢來嘛。”
“這樣吧,你正好可以回來休息一下的話,你就先去休息吧,我再改改這些標書的內容,應該過幾天就發給科室裡的濤哥看一眼,就去投。”
“文章的話,我還得過幾天才開始動筆。”方雲這麼建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我去看會兒書吧。”肖清岄十分隱晦的說。
說實在的,方雲現在做出來的實驗結果,數量太少,深度太淺,她壓根就不怎麼看得上,這樣的結果深度,肖清岄實在是提不起來多大的興趣。
標書書寫的話,她倒是還可以多瞅幾眼,畢竟這也是她現在要關注的點,明年的國自然青年基金,她肯定是要爭取一下的。
但是這麼點實驗結果,要肖清岄自己開始動筆去寫文章,她是覺得沒什麼實質上意義的。
然而對方雲而言,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些東西,都是他自己剛新鮮出爐的,屬於他跨上科研臺階的第一步。
而且,方雲目前也知道了,自己的3級實驗技術水平,已經在業內都不算特別菜了,只是可能趕不上那種浸淫了實驗多年的學博和博士後流動站的大佬。
但一般的專業型博士生,從博士階段才開始正式做課題的人而言,這技能的熟練度,是可以產生一定的碾壓性的。
相信過不了多久,可能肖清岄就得大吃一驚,他也可能在她的科研進度上,幫上點忙,這也算是投桃報李了吧?
方雲一點都不覺得無聊,所以,他對標書的修改,非常沉浸式,每一條,都在修改之後,做了詳細的筆記,方便下一次的標書書寫時,參考這些意見。
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
日子又在這樣有人平淡,但有人充實的情況下,緩緩過去。
:()我在醫院掛機升級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