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資訊彙報著些什麼。
病人是病床推進去的,但是此刻,卻是又在手術室門口,一瘸一拐地走了出來,單手扶著臀部,唏噓道:“陳主任啊,我本以為今天手術後啊,情況就可以緩解。”
“沒想到您二氣(傲嬌),非得拖我一段時間。”病人六十多歲,氣質豐碩,像個老幹部。
“老哥,我一直都覺得,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是為了讓下一次更加謹慎,讓這一次更加完美,做手術是不能大意的。”
“是吧。”
“如果我不想告訴你,直接這一次就在手術中,無聲無息做了,你也不是專業的,你也發現不了。”
“但這樣是對付……”
“謝謝陳主任,你越是這樣,莪反而越發放心。”
“我也就是心急啊,你是不知道,最近那個釣魚的口很好,我很多老兄弟們,每天都是滿載而歸……”老人竟然這般說。
一下子讓陳勝武和方雲的腦子都宕機了。
這還是個老釣魚人???
好吧。
事情到這裡也就說開了,病人也是被自己的老婆攙扶著去了病房,手術繼續轉歸到下一個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患者……
回去手術室的路上,陳勝武偏頭看向方雲,方雲則是偷偷地瞄了陳勝武幾眼,欲言又止。
“方雲,不用解釋什麼,如果再有這樣的問題,以後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講出來,私下裡溝通,那麼一切都好解決。”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著他講話的份量,一個人沉澱出來的底蘊,決定著他的地位。”
“你可不再是那個小醫生了哦。”陳勝武拍了拍方雲的肩膀,頗為欣賞,且帶著寵溺的捏了一下。
“這胳膊上的肌肉不錯,夠硬朗,是該長大了。”
“謝謝陳主任栽培。”方雲微微躬身一句後,就跟在了陳勝武的身後,再次往手術室而去。
不管如何,在陳勝武今天的行為中,方雲學到了一個道理。
不為手術而手術,不為錯誤而撒謊。
學生不必不如師。
很多道理,陳勝武沒有直接說明,但是在用行為,給方雲做著榜樣,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就是最好的。
與此同時,方雲就發現,自己的基礎細胞實驗操作和動物實驗的操作經驗,也都是來到了2級的熟練度,想必這一次再進實驗室後,與董悅博士的配合,會更加細膩一些,也能更加讀懂董悅博士操作過程中的細節了。
慢慢來吧,往死裡‘學’(掛機)就完事兒了。
前路可期。
:()我在醫院掛機升級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