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隻知道一些,還是知道得還算不少?”
“方雲,你現在是主治啊,你要搞清楚這個定位。我們可沒拿你當範友華還有林棟這樣的學生看待。”彭南波加重語氣提點一下。
方雲想了一下:“會知道一些方法,但是熟練度不高。也沒有什麼臨床操作經驗。”
比如說肌腱縫合,方法學,方雲是知道的,而且掌握得很不錯。
可是呢?這麼多年來,他壓根就沒有去應用這樣方法學的機會,因此個人體會和臨床操作經驗,是不足的。
方雲看著自己的肌腱縫合術,雖然即將升到2級,可仍需要十幾天的時間。
每天增加百分之三,速度已然不算慢。
方雲實在了,可彭南波卻略顯迷茫起來。
“我們科室裡的病人不多,最主要的病種就是骨折和創傷,但我們只是個小縣城,單純這樣的病種病人數量,其實還不夠我們科室發放一些績效。”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我們沒能把自己的服務質量提升上去,不然的話,我們縣城,就只有這一個骨科,能力足夠的話,病人量肯定是絡繹不絕。”
“患者也不必往更遠了跑。”
“你想嘗試一下肌腱縫合,看看是否能往手外科方向稍微推進一步嗎?”彭南波如此問。
手外科屬於一個亞專科,發展起來,掣肘頗多。
首先,如果要發展手外科,顯微手外科的器械肯定要一套,但如果沒有足夠的病人量的話,那麼就像是關節鏡一樣,只能待在手術室裡吃灰。
那又何必呢?
而且,短時間內,醫院肯定拿不出來足夠的資金去採購顯微外科的裝置和器械套裝。
不過,想必彭南波主任是有辦法的。
做顯微外科手術時,需要一些專業的縫線,配套的器械,本醫院沒有,但是這些器械商肯定能夠想辦法能夠把操作器械搞來。
雖然如今是集採模式。
但是集採也要用,偏遠地方的醫院,都沒操作器械,他怎麼用?
方雲也知道這些實情:“彭主任,可以試一試,不過咱們科室目前不是打算往運動醫學方面發展嗎?”
“算了,你別提這事了,提起來我就心煩。”方雲這一句話,彷彿是戳中了彭南波主任的痛楚。
可能也是與新來那位剛畢業的範友華有關。
方雲聞言立刻閉嘴。
“想必你也看到了科室目前的病人量啊,相對豐富了起來。其根本原因就是湘南大學附屬二醫院的那位丁醫生,被醫學會刀了一下。”
“給他的安排就是,提前來我們醫院,然後下鄉支援的時間延長到兩年。然後再考慮回去,而在這個時間節點,我覺得我們醫院可以留下來一些東西。”
“湘南大學附屬二醫院的手外科並未單獨分科,與創傷外科並存,這位丁醫生平時裡開展的手術,也是複雜骨折與皮瓣移植等並行。”
“所以,如果你想學的話,而且還有基礎,我是肯定可以給你這個機會的……”
“但?”彭南波馬上又挑了挑眉,看向方雲,欲言又止。
這個方雲可不是個安分守己的人。
陳勝武主任,那麼強的能力,去到了隴縣第二人民醫院,方雲去了湘州醫學會後,沒選擇原路返回,來了隴縣人民醫院裡跟班考核,一心想的就是往上爬。
彭南波更害怕方雲學有所成之後,往吉市一跳,而科室裡的其他人還沒機會學,那不傻眼了!
如今變動頗多,醫學會的定級考核,能夠讓更優秀的人有往上跳的機會,單純的合同都綁不住。
而根據方雲這進科半個月以來的表現,彭南波都不認為方雲最後會直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