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床出院。青松,你處理一下。”翌日早上,八點十分。
方雲帶隊查完房後,一屁股氣定神閒地坐在辦公室的黃漆木椅上,語氣頗顯老氣橫秋。
比他資歷更老的鐘主任以及董雲山主治醫師二人都沒來科室裡。
方雲作為科室裡的上級,當然是帶隊查房。
這裡的外科沒有交班。
八點整上班,八點十分,15張病床但只有三個病人的查房結束。
“好的!~雲哥,給我十分鐘時間就能搞定。”
“等下雲哥去拋兩杆還是去給鍾主任湊場子?”叫彭青松的醫生右臉上有大小並列的兩顆大痣,嬉笑著回問。
湊場子是打麻將的意思,沒事情做,年薪制度下工資照領……
“回去看書,一個月後,就是我要去渡劫的時候了,哪裡有這麼多心思?”方雲抬了抬眼皮,滑動著手機。
“雲哥,從醫學會回來後,記得給兄弟們分享一下心得啊?”
“我估計你能成。”另一位今年新晉醫生向友德先討好般說。他身材微胖,滿臉堆笑,更顯和藹乖巧。
“回來了再說吧!”
“董哥昨天回來了,你們誰遇到過他啊?問過嗎?”方雲假裝不知道昨天他們與董青山的八卦。
“稍微問了一點。”
矮個子宋伍點頭回,停下了二指禪打字的操作,又問:“昨天董哥還說有一位下鄉支援我們科室的陳勝武醫生,雲哥你認識麼?”
宋伍也是今年新晉的醫生,面對方雲這樣的主治,畢恭畢敬討教。
方雲是主治,而且升了主治兩年。應該知道的上級醫師更多一些。
陳勝武?有些陌生。
不過縣裡面的醫生挺多,不完全認識也正常……
方雲略錯愕:“我們科還能要對口支援?”
裡鎮的鄉親們非常懂事,不會為難外科。
外科科室裡常規五個病人以下,如今更是才三個病人,還有一個即將出院!
科室裡目前一個副主任醫師,兩個主治,三個住院醫師。醫患比即將從六比三即降為六比二。
這還需要對口支援?
“董哥說陳醫生應該是被醫學會強行從縣醫院安排下來的,對口支援只是一個噱頭……”旁邊的彭青松如此插嘴,面向方雲盲打著鍵盤,展示著他紮實的基本功。
畢竟今年新晉的向友德以及另外一個醫師宋伍,都是大專學歷,他們甚至都沒經歷過三甲醫院的規培。
沒有經歷過茫茫多病歷書寫的毒打,連想盲打病歷都做不到。
聽到彭青松這麼說,宋伍瞬間表情僵硬:
“那這多冤枉?”
“能下鄉的,至少也是老主治了,這不會?以後就留咱們醫院了吧?”宋伍個子小小的,但是錯愕的情緒卻不小——
醫學會的前身就是醫學會,裡面的人大多數沒變,只是職能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
醫療改革自年薪制度後,這一次紅標頭檔案裡,又出現‘位移’制度,力求能將更合適的資源,放在更合適的位置。
能者上,弱者下。沉痾必除,璞玉必掘。
這一制度,先從主任醫師開始動刀,如同照妖鏡,將一些文章醫生、關係戶以及紙上談兵者斬落下馬。
也如同登天梯,如黑夜裡的黎明,讓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往上攀爬……
科室裡的鐘主任,兩個月前就被叫去了湘州醫學會進行了一次考核,結果未予通報。
在新聞上,至少是醫學從業者關注的新聞裡,有人從地級市醫院到了省會級醫院,也有人不服氣離開了醫療行業……
但這項制度,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