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大黴素是一種相對經典的藥物,因其副作用比較大,而退出了歷史主流的靜脈用藥舞臺。
畢竟在使用慶大黴素的過程中,可能出現聽力減退、耳鳴或耳部飽滿感等症狀;也可能影響前庭功能,發生步履不穩、眩暈等症狀。
只是,它只是退下了歷史的舞臺,而不是離開歷史的舞臺,如今慶大黴素在外科的常用方式就是外用或者是關節腔內注射。
方雲這一次再把它拿出來,並非是胡亂舉證。
方雲在裡鎮衛生院的時候,感染外科學的理論就不差,在隴縣人民醫院的時候,最開始接手的,也是外科感染,而且還把感染外科學搬上過掛機槽位。
後來因為逐漸得到了龍泉主任的賞識,給方雲分派的感染患者就越來越少,即便是有,也沒有棘手的感染患者。
這一次的感染患者,本來是胡俊主任拉進來做教學手術的,是打算作為特殊病例出去講課的模板,誰能想到,在術後還發生了運動醫學機率極低的感染。
“我覺得方醫生說得有道理,患者目前的年齡,並非發育時期,慶大黴素的大部分副作用,對於成年人的影響小,只對於發育期的幼兒或者少年的影響頗高。”
“但就是有一點,靜脈用藥和區域性用藥重疊,會不會影響到療效?”藥劑科的主任謹慎地建議。
胡俊則是趕緊出面說:“盧主任,如果後續有比較明顯的培養結果變化,自然是還要請盧主任你們來仔細探討一下的。”
“就是,何主任,這個患者目前還存在著咳嗽,是不是也有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啊?這肺部用藥?”
方雲的表演結束後,胡俊並沒有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方雲身上,而是自己攬過去。
呼吸內科的何主任稍稍點了點頭:“是有可能感染性肺炎,也有可能是支氣管性肺炎,我的建議是,目前不直接用抗感染的藥物,而是以化痰、擴管藥物的使用為主,促進內部感染灶的排出。”
“既然外科這邊有必要使用抗生素的話,就先用吧。目前醫院裡對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是頗為嚴格的。”
……
會診大概持續了四十多分鐘,方才結束。
胡俊主任非常客氣地親自陪同幾位主任走出了科室,並且乘坐電梯下樓而去。
管床醫生郭晉樨趕忙過來問:“雲哥,你看看我記錄的這些藥物,是否妥當,是不是最後一次的意見?”
方雲看了一下郭晉樨的記錄頁面,說:“你不止是要記錄最終的治療方案啊,而是要把幾位主任講的所有藥物,首要、次要推薦藥物的理由,之後為什麼棄用改用藥物的理由,都得寫上啊。”
“這雖然不是全院大會診,但這也是幾個科室主任非常正式的會診了。”
“最後的化痰藥物,藥劑科的盧主任和呼吸科的何主任還是又回到了氨溴索這個經典藥物。”
方雲說完,柴俊業就和衛兆亮兩個人在旁招呼:“小方,走了,可以去吃飯了。”
“晉樨,你把病人處理完了之後再過來。”
這種非正式程式的多學科會診後,討論後,理應是會請對方吃個飯的,飯局胡俊都安排了,但內科的主任其實也挺忙,要跑的會診不少,還得巡查科室內的病歷。
所以吃飯的飯局,就只能本科室的幾個人去了。
方雲目前的待遇,已經標準的主治,完全沒有因為方雲是資歷最低,就欺負方雲。
畢竟能力擺在這裡。
方雲與柴俊業幾個人脫掉了白大褂後,衛兆亮就說:“方醫生,沒想到你對感染這一塊,還有這麼深的理論功底啊。”
“之前只記得你外科的基礎理論夠好。”
方雲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謙虛:“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