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二十。
方雲讓衛兆亮主治醫師從門診收治入院的擇期住院患者稍微等一下,因為他在和一位關節脫位的急診患者在談話。
“大哥,我們這是要講實際情況的,你現在這個脫位啊,症狀很嚴重,不是簡單簡單的關節脫位了,單純依靠手法復位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方雲如此正告。
一邊看著他的x線肩關節正斜位,眉頭緊鎖。
“那不還是脫位嗎?醫生,下面的醫生都說,過來做個手法復位就好,你要我住院做開刀,你這不是為難我嗎?”
“掙錢也不是這麼掙的啊。”來人是兩個工地裡的老哥,差不多都是四十來歲。
只是方雲已經不是二十幾歲的小屁孩,就不好叫大叔了。
方雲仍然仔細看著患者當前的肩關節前下脫位已經到了重度,絕對是裡面的關節囊破開,甚至肩袖諸肌,都有可能破裂掉,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是單純的手法復位可以處理。
“不是,大哥,咱們如果這麼說話的話,就有點過分了啊。”
“我們醫生,是靠著做手術來維持生計,養家餬口,這是沒錯,我們靠著這樣的本事掙錢,但也不寒磣。”
“我不知道您是做什麼的啊,就比如說,一輛車,是發動機壞了,你問修車的師傅,補個輪胎要把問題解決,這不對症啊?”
“你說,我為難你幹什麼呢?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管任何人來,給你做了手法復位,你還是很快又會脫下來。你這個脫位的程度非常嚴重,沒有骨折是慶幸。”
“知道吧?我們都是老鄉,我騙你幹什麼呢?”方雲是用著本地的方言,表達著類似的意思。
這大叔估計是不想做手術,也不想承認自己的受傷太過於嚴重:“醫生啊,你是不是太年輕,所以不會看啊?”
“我看下面的那個醫生,看起來就比你更老成有經驗一些,你要不受累一下,喊一個主任給我看咯?”
“你不會治療,不代表你的領導不會啊。”
方雲還真沒想到過自己第一天值班,就會遇到這麼棘手的肩關節脫位,而且還是最簡單的肩關節前脫位。
“你有這樣的要求,我是可以答應的,不過,我也可以明確告訴你,不管是我們主任來了,還是你去更上級的醫院,比如說湘南大學附屬醫院這樣的醫院裡去,肯定也是不會給你做手法復位的。”方雲思忖了一下,還是決定打擾一下陳玄奇主任。
陳主任今天沒有安排手術。
方雲就透過陳玄奇主任的微信,打了一個微信電話過去,非常客氣且謙虛地大概把相應的診斷說了一遍。
“陳主任過來,還需要十分鐘的時間,陳主任是我們科室的老主任了,您稍微等一下,等會兒陳主任來了,再和您詳談,我這邊辦理一個住院手續,可以吧?”方雲並沒有對自己的能力加碼。
事實就是事實,做不了就是做不了,就算是陳玄奇主任來了,他說能做手法復位,方雲也會稍微和陳主任battle爭論一下,爭論不過隨陳主任去,但是,他自己還是要秉持客觀的理念的。
車胎破了可以補胎,這沒錯,但是發動機壞了,你把四個輪胎換了都沒用,這根本不對症。
兩位大叔則也等了起來,不過在旁邊閒談的時候,還是不避諱地開玩笑講:“醫生,你還是年輕了,有可能你不懂。還得要多跟著師父學習。”
方雲則陪笑著點了點頭:“跟著主任們,我肯定還是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您先不急,也別打擾我給其他的病人做體格檢查,謝謝哈,等我這邊辦理好住院手續後,咱們再閒聊,那是無所謂的。”方雲還是沒有和他多爭論什麼。
沒必要,對方已經鐵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