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宇大概三十二三歲,比方雲稍年長和成熟,不過此刻,在方雲看片子的時候,他並未因方雲的年紀而有任何輕視之心。
一般而言,本院的熟人求診到科室裡的主任面前,即便主任不親自看診,推薦的人,也是最靠譜的。
至於年紀輕的能力是不是就一定弱,其實未必。
運動醫學屬於是比較年輕化的科室,即便是州人民醫院裡,骨一科除了胡俊主任意外,其他人對運動醫學的認知估計都不那麼深入。
更淺顯一點,可能就算陳玄奇是主任醫師,但他未必能看得明白運動醫學相關的病種,這絕對不是踩高捧低。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限制。
“劉醫生,我們阿姨這個情況啊,是肩峰撞擊綜合徵並肩關節內滑囊炎,有部分你黏連,因此目前的主動活動以及被動活動,都受限。”
“再看核磁的話,肩袖的走形是沒問題的,沒破,肩袖縫合這樣的手術沒必要做,但可以做一個肩關節清理術。”
“您再看,這是肩峰下間隙內,這裡面的滑膜炎,非常嚴重的。”方雲閱片得很認真。
越是本院的人來求診,就必須越發謹慎,不能大意。否則就算別人不說你診斷錯誤,那名聲也不好聽啊。
劉慶宇就對自己的母親說:“是吧,媽,我沒騙你吧?”
“你這個就是要做手術,做了手術後,疼痛可以緩解,活動可以恢復一部分,這多好啊。”
“你兒子就是醫生,你還諱疾忌醫,這可不是好事兒。”
“對吧,方醫生?”劉慶宇然後又問方雲。
“阿姨,這個手術不大嘞。”方雲不敢勸。
即便劉慶宇是本院醫師,但他不是患者本人,患者本人的意見,比家屬的意見更加重要,如果患者本人拒絕,就算誰來說話要做手術都不好使。
除非她失去了社會行事能力。
“不做手術,只吃藥不行啊?”阿姨還是有點糾結的樣子。
“阿姨,吃藥只能緩解疼痛症狀,已經粘連起來的關節,還是活動不了。你鞋底紮了一根釘子,你不把釘子拔出來,一直只是吃止痛藥,那能管用麼?”方雲給對方打了一個比方。
“……”
大概十幾分鍾後,劉慶宇的母親才終於點頭同意了做手術。
劉慶宇瞬間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就對了嘛,媽。”
“欸,方醫生,我媽媽做的這個手術,全部做下來,大概多少錢?”
“她這個沒有縫合,報銷之前的話應該是在六千到七千,報銷之後,每個人的比例不一樣,劉醫生。”方雲如實告知。
清創術,沒有內建物,操作簡單,價格也沒那麼貴。
“媽,是吧,你就是在外面聽別人說,不聽你兒子說的話聽多了。哪裡有你所說的那麼貴?”
“她做過啊,說是要三四萬。”
“別人那是肩袖損傷。”
“不都是肩關節疼嗎?”
“那每個人都是生下來的寶寶呢,怎麼有的人會讀書,有的人不會讀書,痛也不是一個樣啊……”
劉慶宇就拿著住院證,對方雲道謝後,就去辦理住院手續了。
方雲並未指點什麼,因劉慶宇這樣的情況,估計很大程度是直接找胡俊做手術,自己就別摻合了,給她診斷清楚就完事兒。
再看時間,已經是來到了五點的四十三分,已經超過了門診下班的點。
方雲也只能是開始收拾東西,然後關閉電腦和診室裡的門。
只是出門的時候,那導診臺的護士還坐在那裡玩著手機:“方醫生,你下班了啊?”
“昂,你還沒走啊?”方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