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肩袖,是運動醫學裡面的一個診斷,並不是說肩袖很大的意思,而是一種肩袖損傷的特殊型別,是比較重的一個病種。
巨大肩袖撕裂定義為撕裂肩袖>5,或者是來自rber等的定義,他們將撕裂肌腱累積2根及以上時定義為巨大肩袖撕裂。然而,也有學者將肩袖撕裂的>3且累及兩根以上肌腱作為巨大肩袖的診斷標準。
目前沒有絕對的統一定義標準。
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損傷,處理起來,難度比較高。
方雲重新洗手上臺後,規規矩矩地站在了一助操作位,一邊幫忙孫曉亮副教授扶鏡子,一邊慢慢看關節鏡下,韌帶的損傷情況。
這一臺巨大肩袖的損傷,算起來,是相對難度很高的,不僅是肩袖中的岡上肌以及肩胛下肌存在兩條肌腱的損傷,而且,每一條肌腱回縮的距離,都大於5以上。
“小方,這個肩袖損傷,屬於什麼形狀,能有了解嗎?”孫曉亮這會兒正好才完成肩袖損傷的肩峰下間隙的清理術,正好把肩袖損傷的口子露出了。
“岡上肌應該是u形,肩胛下肌的損傷應該是新月形。”方雲說話間,還謹慎地把關節鏡移動了一下,以觀察兩個斷裂韌帶的斷端。
巨大肩袖撕裂的形狀通常被描述為新月形、u形、l形和反l形,但也可能包括其他複雜的形狀。
一般而言,解剖上可復位的新月形撕裂應與回縮的u型撕裂相區別,u型撕裂只彙集於邊緣。如果是l形或反l形撕裂可以修整轉換成新月形撕裂,以方便縫合操作。
孫曉亮聞言則點頭:“的確還算比較幸運的,可以減少一點我們的操作。把視野稍微拉高一點,先集中在肩峰下。”
方雲馬上照做,不用孫曉亮引導,只需要吩咐一聲,方雲就把視野維持在了孫曉亮想要的位置。
到了後,方雲稍微作了停留後,又把鏡子的視野稍微旋轉了一下,選擇了一個可能更加利於孫曉亮副教授操作的另外一個視野。
孫曉亮透過方雲這一手,就知道方雲不僅是在關節鏡的操作上有水平,在肩袖撕裂治療上,肯定也有一定的理解和造詣,不然的話,方雲不會找一個更加方便他操作的視野。
內行看門道,一舉一動,都可以讓別人看得到你的水平。
而這樣的配合,就會讓孫曉亮副教授覺得非常舒服,而方雲這一手關節鏡的操作熟練度,也只是比他略低一丟丟,科室裡的一堆主治,包括老主治,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而後,孫曉亮就讓方雲繼續一助操作,並且在上了內排錨釘後,還嘗試著讓方雲打了肩胛下肌的外排錨釘,方雲選擇錨釘的位置以及旋轉的手法,仍十分熟練。
再到最後,孫曉亮索性讓方雲嘗試一下最後一個打結。
可以這麼說吧,肩關節鏡下肩袖撕裂治療術的關鍵部分,不是縫合,而是打結術的應用。
因為肩關節鏡的打結,十分複雜,需要在套筒內,透過多種辦法,把縫線從這個套筒轉運到另外一個套筒。
用穿刺針或者其他工具,製造一個o形縫合線作為引線,然後再把錨釘上自帶的縫線一端,穿過o形後,拉出套筒之外,然後再送到套筒內,完成一個覆蓋後,再以同樣的手法,把縫線帶著進進出出。
以完成對肩袖撕裂的覆蓋以及菱形排列狀的縫合。
然後才是從外到內的滑結打結術,雖然是有工具在,但這樣的打結手法,仍是需要練習的。
不過,方雲的打結術已經是到了3級,這樣的操作是沒問題的。
而這麼一來,孫曉亮一瞬間,就覺得方雲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用器械往下一戳,切斷了縫線殘端後,孫曉亮帶著方雲直接下臺,吩咐說:“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