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來找麻煩就好,一幫中國人就已經夠糟糕的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再添一群外國人,那整個事件都會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不過話說回來那些中國人已經讓事情非常的不可控了。
“社會土已經有了許多傳聞,一些民主黨的成員也開始在許多人面前抨擊**。”艾弗爾特道。
“是嗎?那他們都說了些什麼?”海斯似乎並不在乎,反問道。
“還能說什麼?”艾弗爾特冷哼了一聲,“不外乎就是連一群中國人都收拾不掉,居然還讓他冉給跑了…………另外,拉姆齊最近也不是很好,國會似乎有人想讓他過去接受質詢。”
“接受質詢?拉姆齊又沒有做錯什麼,他們想質詢他什麼?”海斯皺眉道。
“還能有什麼?當然是因為一次在科羅拉多州的戰蜘“他們質疑聯邦軍隊的戰鬥力認為聯邦陸軍的時代已經過去,長久的和平使得聯邦陸軍已經無法適應戰鬥需要,還不如一群民兵,既然如此,他們幹嘛還要花錢繼續供養一批戰鬥力比民兵還弱的部隊?還不如解散陸軍,把錢省下來去做別的。”艾弗爾特攤開手,一副無奈地表情。
“那他們有沒有說願意去跟那些中國人進行戰鬥?既然能夠提出這樣的建議,他們一定會給陸軍的表現好的多。”海斯冷哼道。
“我也是這異想的。”艾弗爾特道。
“布萊恩他們就沒有什麼表示嗎?”海斯又問道。
“他是眾議長說是不好直接摻合國會的討論。”艾弗爾特答道:
“這個老傢伙!”海斯忍不住一巴掌拍在了辦姿桌。
“他不是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也不是不知道那些中國人的危險,不過我看得出來,他真的是不想摻合這件事畢竟,他的目標是下一任的國務卿,不能在接任之前出現任何的紕漏。”艾弗爾特說道。
“國務卿?如果是我,我只會讓他去倫敦擔任駐英國大使。”海斯沒好氣兒地說道。
“贊同。”艾弗爾特苦笑了一下。布萊恩是共和黨領袖又是眾議院議長,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極大。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非常反對海斯的各項改革,反而極度地希望恢復之前的政黨分肥式的政治體制。如果不是海斯一向以來都極其的堅守原則,絕不給這些黨派政治的擁蹙任何機會,恐怕所謂的改革早就被這些人搞得面目全非了。而布萊恩希望成為下一屆的國務卿,其目的顯然是想在海斯去任之後儘可能地再恢復以前的政治體制,畢竟,眾議長不是行政官員,對政局雖有影響卻無法直接插手而且美國人也都很忌諱這種行為:眾議院已經是立法機關之一身為眾議長卻又插手行政,即便是政黨領袖也不行!所以布萊恩想要插手行政,就只有成為行政官員。不過這傢伙也很聰明,他選擇了國務卿,而不是總統。因為,許多事情,人們在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總統,國務卿一般只能排到第二,這就給了他轉圈的空間。畢竟,海斯的改革是好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布萊恩想要破壞這些改革,就肯定要承擔一定的罵名,也肯定會受到責難和反對,既然如此,找個人在面頂著才會對他最有利。當然,這也是一種妥協。因為,布萊恩在共和黨內部也有對手,那就是前總統格蘭特,還有共和黨的另一位領袖威廉特庫姆塞謝爾曼,亦即現任的聯邦軍隊總司令,將。6月份的時候,共和黨提名總統候選人,格蘭特和布萊恩,還有謝爾曼都得到了不少投票,可布萊恩與格蘭特所得的票數不相下,而且是一連巫次都沒分出個結果。最後,直到第34次,布萊恩不想再這樣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