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方向馳去。
頡利得意地笑著,不由雙腿一夾,坐騎如箭離弦一般,把眾人都甩在了後邊。
李靖回到軍帳,將剛才與頡利父女談話的情形詳詳細細地告訴了李世績。
李世績一言不發,站在一幅地圖前思忖著。良久,他轉身走到李靖身旁說:“頡利不想立即起程,其中有詐!”
李靖冷笑起來,說:“對,今日一見頡利,我更確信了我的判斷,這是緩兵之計。”
“是啊!等到草青馬肥之時,他們就會反撲。”
李靖對李世績說:“好在我已將計就計,讓唐儉去鐵山,就是讓他們產生錯覺。”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李世績心中大喜,道:“那就快請公瑾一道來商議,也好早作決斷。”
李靖點頭稱好。
張公瑾並不想立即採取行動。他認為頡利已表示臣服,皇上已經接受,而且派了使節唐儉,能否緩一緩,看看形勢再說。
李靖不以為然,指著地圖對公瑾說:“頡利雖然被我挫敗,可是部眾仍然眾多,勢力也還相當大。他們或可以集結兵力向我軍進行反撲,或可以穿過瀚海沙漠向北逃走,日久天長,又會成為我朝大患。唐儉在突厥那兒,正好使其警惕鬆懈。若選精銳騎兵一萬人,直驅鐵山,也許不用大規模征戰,就可以活捉頡利。”
公瑾仍不同意,猶豫著:“這……這……但是皇上已經同意頡利投降,我們若貿然襲擊,皇上會不會哩……?”顯然,他顧慮到了那燕。
李世績打斷了他的話,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出征之時,皇上再三叮囑,這次一定要消滅突厥。至於唐儉的性命,在這個大前提下,怎能顧惜呢?”
公謹欲言又止。李靖笑對他說:“當年淮陰侯韓信能夠擊破齊國,不也就是這個原因嗎?事不宜遲,今晚就發兵。利用夜色掩護,我與公謹直撲鐵山,請世績兄隨後跟進,斷絕其北逃道路。”
黃昏時分,風停了,夕陽懶懶地照著荒漠。頡利不再感到寒冷,他興奮異常,與那燕騎馬在鐵山周圍巡視著。
那燕用鞭指指前面一處山谷,對頡利說:“前面那處山谷地勢險要,大唐軍隊若襲鐵山,必經此處。我想親率一支人馬,駐紮在山谷兩側,以防不測。”
頡利笑了,不以為然地說:“有唐儉在此,難道還不放心?”
那燕心中嚴生了一絲憂慮,說:“留下唐儉,固然會給我們形成安全保障,只是……李靖不能小視,為防萬一,還是請父王答應女兒的請求吧!”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8 回覆此發言
261 回覆:【轉貼】唐劇原版小說(長)
頡利一陣大笑之後,說:“我就不信李靖會在唐儉還在我們手裡時就輕舉妄動,何況李世民已答應了我們的請求,他難道會違抗皇上的旨意嗎?你就放心吧!”
那燕也笑了,覺得自己可能是多慮了。她隨李世民征戰多年,知道唐軍令行禁止,紀律嚴明。也許李靖真中了自己的緩兵之計呢!想著,不覺得意起來。
這時,阿金來報:“稟可汗,迎接唐使的晚宴已經備好。”
頡利回頭對那燕道:“你還是先陪我去應付唐儉吧!這才是當務之急。”說完,先策馬賓士而去。
晚宴在可汗大帳內擺開。頡利、那燕與義成公主陪著唐儉一字兒坐開,每人面前有一小案,不斷有女僕端來燒烤熟的羊肉。樂隊在一側演奏著激昂的胡樂,舞女們赤著腳跳著胡舞。帳外寬闊處,到處架著篝火,突厥士兵長期征戰,現在總算可以放鬆一下了。他們哼著胡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頡利舉起酒杯,向唐儉致意道:“唐大人,我再敬你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