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完晚飯,幫忙阿孃收拾好碗筷才七點半左右,家裡沒有鐘錶,白天靠太陽的方位估時間,基本太陽下山就開始回家準備晚飯,天黑之後為了省煤油,除了阿孃和奶奶她們就著昏暗的燈光做點手工,其他人沒事就會早點睡,明天一早還得早起做工。
這會正是夏季,問了一下阿孃,正是6月天,這時候沒有風扇,靠的就是自制的蒲扇,還有在門口乘風納涼,如果實在熱得慌,就去門口的井水那裡舀出來一勺水,洗洗手或者衝個澡就涼快,趁著涼意就入睡。
大家吃完飯就搬個長凳子在門口納涼,大姑的兩個表弟跟妹妹一樣大,已經學會說話了,但是說得還不太流利,正拿著棍子跟妹妹一起,敲著石頭在玩耍。嘴裡喊著:“嘿哈,嘿哈,大壞蛋”,三個人玩著角色扮演遊戲。
阿孃就著燈光在給衣服打補丁,看那個大小應該是阿姐的衣服,估計是給我或者妹妹穿的,小時候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只要補補還能穿,基本都不會扔,印象中我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阿姐穿過的,直到上學後阿孃才給我扯了布做了一套新衣服。阿姐坐在阿孃的旁邊,看著她縫補衣服,偶爾幫忙遞個針線,剪刀,阿姐後來的針線活做得很好,得益於此。
小姑這時候應該是18歲左右,留個齊耳的中短髮,目前還沒出嫁,正坐在長凳子上搖著蒲扇扇風納涼,她和大姑都長得跟奶奶很像,簡直就是翻版奶奶,平時阿奶有好吃的都會拿出來給她一份,所以她很會吃,挑柴做工拿到錢總是會先填飽自己肚子,偶爾做事會偷懶,這點倒是跟奶奶不像。
如果沒記錯的話,在她19歲的時候,小姑丈就上門求親,嫁到了隔壁村去,那個村坐落在山上,山下有一條大河,平時有野豬出沒,算是比較偏僻,不過靠山吃山,小姑丈也勤快種地打獵,倒不是特別艱苦。
這還是奶奶託人幫忙留意的婚事,奶奶覺得女孩子出嫁之後就是別人家的,應該早早出嫁,不要留得太久,通常20歲之前就會給安排婚事,我們三姐妹也是如此,早婚早育,自己都還是個孩子就要肩負起養育下一代的責任,要破早婚的命運,就得從現在開始努力。
阿爸他每天都是早早要出門做工,有時候是做大壩建築,有時是做地裡活,有時是跑腿做買賣,通常是晚上回家吃飯,也有時幾天才回來,每次回來都會帶點米或者餅回來交給奶奶,所以吃完晚飯乘涼一會他就回房間睡覺,做體力活消耗大。
我睡了一整天,現在還不困。平時都是吃番薯就米湯,今天難得吃上大米飯,雖然只有半碗,肚子還是有點撐,還好分了一點給妹妹吃,不然一下子吃好也是不行的,肚子消化能力得慢慢養回來。
我站著在樹底下乘涼,涼風吹來,特別的舒服,屋子後面是竹林,蟬在“知了知了”的叫喊著,無端給這個夏日增添了燥熱。我眼角的餘光看著奶奶出來,手裡還拎著艾條和布條,估計剛剛在屋裡是找東西,是要給自己的傷口做處理。
平時奶奶嚴格,阿孃和我們都不大敢跟她接觸,阿爸跟奶奶走得近,但是男女有別,奶奶也不會讓大男人做這些活,大姑小姑估計是有點缺心眼,奶奶平時對她們好,有好吃的都拿出來一份給她們,娃也幫著帶,但是到了需要體貼的時候,她們不會主動去說幫個忙,婚後也是奶奶幫扶的多,倒是我們,婚後不定時還會拿錢拿米回去孝順父母,還有奶奶,所以古話說的沒錯:“養得好不如教得好。”
奶奶估計也是想找人幫忙,不過看到大家都沒有過來的意思,就自己動手。看到她自個小心翼翼的挽起袖子,歪著脖子往傷口撒艾草灰的時候,我不自覺的就往那邊走,接過她手中的紗布和艾草灰。
我個子小,我估量了一下,就跟我家4歲外孫女差不多的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