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我就聽趙師傅談到投資,還有專案,師傅突然想起他的一個得意弟子:
“我有個弟子,在中醫藥學校當軍官,年紀輕輕就轉業了,現在在醫療圈可是個領導,年輕有為啊!我想介紹你們認識認識。”
“噢,是哪個得意弟子?讓師傅特意引薦給我認識?”
我跟師傅通訊12年,平時寫信語調以輕鬆詼諧為主,這會下意識就出口了,一點沒跟師傅客氣,老熟人了,沒那麼拘束。
“這個得意弟子,其實我沒帶過他,只是那年他在我們學校負責軍訓,正好我有場中醫講座,他感興趣來聽,問了不少問題,後來互換了聯絡方式,一來二往就有了交情。”
“說起來他比你大7歲,為人穩重,按輩分你可以喊聲師兄,如果你在a省想投資,可以看看他那塊政府出資建的那個醫藥城,在裡面招商引資,很多人去那裡投資。”
”據說是上億的國外引進的專案呢,有政府背書,靠譜得很,下次介紹你們認識,看能不能跟封氏品牌合作?!”
趙師傅一臉的驕傲,說起這個素未謀面的便宜師兄,滔滔不絕。
而我一聽醫藥城,上億專案,國外引進這些資訊。
在後世,我有印象,很多年後在報紙新聞上面報道過這樣一個醫療圈投資大專案,就是一個巨大的資金騙局,很多人都被騙得家破人亡,當時新聞還跟蹤報道,把這個騙局的前因後果都剖析出來。
因為我當時開了一家電話超市當老闆,裡面有設了桌子給大家打桌球和休息,於是經常會有一些人員過來打電話和購買東西,聊社會大新聞。
正巧被我聽到了這個大新聞,於是跟那些人詳細問了一下事件,記得負責人的名字有個"康”,當時有人說,攤上這事,這人就不安康了,大家鬨堂大笑,因而有些印象。
跟師傅說的這個專案有些類似,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案件,當時可是鬧得很大,從上到下的專案負責人都被處分,政府也被公開批評,專案總負責人處罰得好狠。
一想到這,我心裡“咯噔”一下,連忙說道:“師傅,越是資金龐大越要謹慎,我覺得,這個投資專案得慎重。”
師傅皺了皺眉頭,一臉疑惑:“蓮丫頭,這怎麼說?”
我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一個類似的專案,當時國外引進大專案,資金很大,不過後來卻是個有名的‘龐氏騙局’,據報紙專家調查,這國外的騙子,往往擅長透過領導們孃家的裙帶關係引薦過來的。”
“這些專案騙子,有了孃家親戚的引薦,領導們根本不會嚴加稽核就透過,他們利用政府背書,光明正大打著政府的名號,短時間提前籌資上億元。”
“最後捲款跑路,導致上千萬家庭傾家蕩產,政府名譽掃地,還得承擔經濟損失。當時的負責人直接被革職,還得承擔大部分經濟損失。”
“我不知道這個師兄的專案,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按著師傅你剛剛的描述,有點類似,多少留個心眼,私下調查一下。”
我嚴肅地說到,這個時代的上億元,那得多少家庭傾家蕩產,如果是真的,那可是社會大事件,從國外引進的專案,萬一暴雷跑出國,想追都追不回來呢
一聽到我說,師傅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蓮丫頭,你說的這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可得重視,我想辦法提醒一下他。”
這時,師母從廚房走了出來,打斷了我們的聊天:
“哎呀,別光說這些嚴肅的事兒,快來嚐嚐我做的菜。”
師母忙著給我們張羅好吃的,摘菜、端零食小吃,不斷給我們夾菜:“多吃點,看你們都瘦了,蓮丫頭,在a省的住宿還習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