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之後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醫生少,而需要用這個藥的人多,如何能夠掌握用藥的情況,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所以易諾康把他所在的醫療中心的中醫藥資料跟我們醫生共同配合,連夜請技術人員搭建,新的資料平臺。
b省東沙模式,就是首先透過一個通用的方子——“東沙抗疫1號方”,然後透過社群醫生的發放和隨診,透過連續檢測來了解病人的資訊,最後形成了一個模式。
東沙模式主要是把整個治療重心下沉,關注到人們,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b省東沙,一個月之內疑似病人確診率高達90以上,到1987年底,確診率降到了3左右。
當隔離的疑似病人都用上方子以後,整體的陽性率都降低了。
對於已經發病的群體,對輕型、普通型,我們用“東沙抗疫一號方”去幹預,可以明顯地減少他們的轉重率。
而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我們採取“辨證論治、一人一方”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重症、危重症病人群體死亡的風險下降了80以上。
另外,我們也觀察了兩家醫院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的治療情況。
一家醫院有800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另一家有300例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人,他們的死亡風險都因此下降了80以上。
後面我們還統計了出院的350例病人。
他們透過中藥的干預以後,復陽的比率大大降低。所以,可以說中醫中藥在治療這次疫情全過程之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對於一些比較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人,他們的肝功能損害比較厲害,特別是有一些病人後期可能形成肝纖維化。
我們還用了一箇中成藥叫扶正化瘀片,它本來就是用來治療肝硬化的和肝纖維化的,被用於疫情的肝纖維化治療時,也取得了跟西藥相當的效果。
以上說明中醫藥不但對恢復期的症狀有效,而且對於那些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恢復期遺留的肝纖維化問題,也有比較好的療效。
所以,從中醫中藥參與這次新冠治療的整個過程來看,應該說取得了一個比較好的效果,主要是因為中醫能從“調態”的思想出發,中西醫結合,對寒溼疫進行調整。
在未來的社會里,我們也面臨老年病、慢病,癌症爆發,實際上這些疾病往往是多病因、複雜病因引起的,有些甚至是病因不明。
這些疾病的發生涉及到多系統多臟器,更需要中醫的“調態”思想發揮作用。未來,不僅僅是急性病,中醫對慢性病也會發揮很好的治療作用。
在我的努力下,中醫處方逐漸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疫情的發展終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戰鬥,這場疫情終於漸漸平息。
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人們的臉上重新綻放出笑容。
回去前,我站在醫院的門口,望著藍天白雲,心中充滿了感慨。
這場疫情讓我深刻地認識到,醫學的道路沒有盡頭,而中醫的智慧更是一座無盡的寶藏,自己的路還很長,要學得東西還很多。
終於,那場肆虐的疫情終於在眾人的不懈努力下得到了控制。
我,作為一名醫生,又是一名學生,在經歷了無數個日夜的奮戰後,身心俱疲。
此時,師兄易諾康提出一起坐車回a省,我欣然應允。
坐在車上,望著窗外逐漸遠去的抗疫戰場,心中五味雜陳。
師兄易諾康坐在我的身旁,一路上他都貼心地照顧著我,遞水、遞零食,眼神中滿是關懷。
我一直覺得他對待我就像對待妹妹一樣,之前別人說他在追求我,我還笑著否認。
“怎麼可能,他不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