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子健很有意思,他偷偷的給我回了一個眨眼睛的表情,整個人活潑靈動,我心裡笑了笑,等他過去a省的話,或許我可以經常去他的加盟店蹭個飯什麼的,也是不錯的呢。
那我就在我的學校區域買下一個店鋪,保留一個加盟店給他,我的大學所在的區域,那在未來可是人潮湧動,比黃金還黃金的地段。
他就靠著一個眨眼殺,拿到了一個超黃金地段的店鋪,未來不久他的店鋪賺錢數得手軟,他連連感嘆,當年真的是幸運指數爆棚了。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店鋪營業額也在跟著地區人流量水漲船高,整一個店鋪的總價值更是翻了上百倍,至於這背後的躺賺的人當然是我,妥妥的雙贏。
至於給a省的封家加盟店供貨,這個是屬於大姐的工作範疇,就由大姐去跟封伯伯交涉。
這交談結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看到封伯伯笑眯眯的來,然後再笑容滿面的走。
封氏集團的擴大,是跟封家村是相輔相生的,一貫秉承著“你贏,我贏,大家贏”才是真正的贏家。
就跟當年的紅薯粉和豆芽菜一樣,我們後來的香菇黑木耳種植技術也是免費教給大家,包括後面鼓動大家去養殖的雞鴨牛羊魚,這些都由我們來收購加工,新鮮的產品就放到餐飲店裡面去售賣。
其中還有一部分,統一放到工廠裡面去加工製成乾貨,肉脯等,貼上封氏集團的招牌,銷售到豐家的連鎖加盟店和各個學校裡面的食堂和小賣部去,有一些放到我們的封家倉庫裡面去儲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後面封氏集團品牌知名度上來了,產品更是銷售到全國各地。
封家大隊長問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跟我們封家確認一下,封氏集團以後的發展,是否跟封家村有關聯,這是一個大隊長的擔當。
因為我們封家自己也有種植和養殖,這些都是用來做研究和自家吃,是遠遠不夠市場供給。
在實行後世w氏企業的“農戶-公司”合作模式前,封家是自營自銷的模式。
憑著封大隊長的人情多方走動,包山包田包魚塘,然後請工人發工資去種,去管理,再請工人採摘收集起來。
可是年底財務一清算,地裡需要租金,平時耕種收割需要人工,過程需要種子,需要肥料,除草施肥等等,刨除了這些,餘下根本沒多少利潤。
阿叔阿孃還不時跟著去田裡山上,耽誤餐飲店鋪的買賣,因為得盯著工人們,不要偷懶不要偷東西回家,連下發肥料種子都核算過才行。
多出來的囑咐幫工們,要把它帶回來放倉庫,工作的時候動作也要快些,不然還得多付工錢,這可是按照時薪付錢。
最主要的這樣忙忙碌碌不賺錢的一年下來,我們沒賺到什麼錢,封家村的人們卻以為我們賺了大錢,加上平時花錢請一群工人,指使他們幹活,叮囑他們動作快,把沒用完的東西回收,村裡的幫工覺得封家人賺大錢,就不尊重他們,懷疑他們偷懶,偷東西。
整個封家村的村民議論紛紛,怨聲載道,彷彿我們賺錢,他們幫工,就是壓榨他們,為富不仁。
一度我曾經懷疑封傢俬下有人仗勢欺人,可是完全沒有,封家村的人反而不待見我們家的人,出門見到我們都是陰陽怪氣的。
我一思索,就懂得其中的貓膩,這不就是典型的仇富心理嗎?
原本大家在這個時代的同一起跑線,吃不飽穿不暖,結果封家人偷偷坐上高鐵跑遠了,他們望塵莫及。
心裡羨慕又嫉妒,哪怕封家僱傭他們幫工給工錢,這大家不在同一陣線,是以前的地主和幫工,有人心裡暗戳戳想打報告,說我們走資本主義路線,要拉我們去批鬥。
最好能大家從慢吞吞地走,一起吃苦耐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