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我抬手打斷阿孃的唸經,輕聲細語地安慰她:
“阿孃,阿叔的情況我知道了,臨走前我給他開個方子,你給他煮著喝,情況會好上不少,另外,不要讓他吃油脂多的肥肉,能戒酒就戒酒,實在不能的話,我弄一款補腎壯陽的藥來泡酒,平時喝點還能強筋骨,腰桿不疼。”
阿孃一聽,趕緊打住她的話頭,連聲說道:
“阿蓮妹呀,你就是要這樣,平時多關心關心你阿叔,趁著還沒去a省上大學這幾天,跟你阿叔多聊聊天,你阿叔只是人看著兇巴巴的,但其實他比誰都關心你們,平時他老是說孩子親近我,都不愛找他,心裡可鬱悶的呢?!”
我一聽,暗戳戳地想:難道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時空,都是同樣的爸爸嗎?
後世,我家的那位孩子爸爸也是經常跟我抱怨,孩子長大後都不跟他親近,逢年過節打電話,總是給媽媽打電話,不給他打,即使給他打,也是說兩句,就找媽媽。
就算是兒子,娶了媳婦後,親近的是孃家,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兒子和兒媳婦依然有事沒事就找媽媽。
每次給紅包,帶禮物,找的也是媽媽,很少說找爸爸,他都吃醋了,可明明他也在拼盡全力在賺錢養家,供孩子讀書,可這樣的爸爸依然不值得一個小小的紅包?!
好氣又好笑的一次,孩子他爸爸在醉酒後,吐槽家裡的孩子們都是沒心肝的娃,從小到大沒收到過一分錢的孝敬費?!
那別人就問,這是怎麼一回事?你們家孩子這麼不孝順嗎?
他說,孩子們對孩子媽媽各種噓寒問暖,各種大包小包,對於爸爸就一個問候都不配,難道爸爸就活該勞心勞力,活該派紅包,還沒收紅包的命嗎?
表情是真心委屈。
而這個醉後吐槽的話語,還被他的酒友錄了影片,發給了我,我轉發給孩子們。
笑過之後孩子們開始反思,孩子爸爸也是需要被關懷和需要孩子掛念的,後來情況才好轉起來。
後來,孩子他爸終於享受跟我一樣的待遇,問候,禮物,紅包,關懷一個不落。
為此,他整天樂呵呵地,一天到晚跟朋友分享說,自家孩子多麼多麼孝順。
回憶起前世,我依稀記起,關於阿叔的一些記憶,那幾乎被掩埋在他對阿孃不好的記憶的長河中。
小時候在封家村,封家沒發跡象前,夕陽的餘暉灑在陳舊的封家土屋上。父親,總是那個沉默的身影,宛如一座無言的山峰。
他的背微微駝著,那是歲月壓下的痕跡。他的眼神深邃而堅定,卻又藏著無盡的溫柔。
田間的勞作,從日出到日落,汗水浸溼了他的衣衫,他卻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回到家中,他總是默默地坐在桌前,修理著那些破舊的農具。他的雙手佈滿了老繭,每一道裂痕都訴說著生活的艱辛。
面對孩子,他的愛深沉如海。孩子懂事表現好時,他只是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
孩子犯錯時,他也只是皺皺眉頭,那嚴厲的目光中卻藏著心疼。
他從未說過“孩子,我愛你”這樣的甜言蜜語,卻總是在孩子熟睡時,輕輕為其蓋上滑落的被子。
在風雨交加的夜晚,他會默默地站在窗前,擔憂著未歸的孩子。
父親的愛,就這樣默默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聲無息,卻又刻骨銘心。
原來,阿叔是愛我們的,只是從未表達出來,更是被阿孃不停的嘮叨埋怨聲中,淡忘了阿叔的形象,只記得阿叔的貪吃和語言暴力。
論原生家庭的重要性,這,成也阿孃!敗也阿孃!
其實重生回來的阿叔,真的沒幹什麼人憎鬼惡的事,相反還表現顧家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