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陷入了一片沉寂,彷彿時間在這一刻凝固。眾人皆沉默不語,臉上流露出揪心和惋惜的神情。
有的大臣輕輕搖頭,嘆氣聲在安靜的朝堂中清晰可聞;有的則眼含熱淚,望著伍建章,心中滿是對這位功臣的敬意與同情。整個朝堂被一種沉重而悲傷的氛圍所籠罩,大家都在為這位為大隋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的病情而感到憂心忡忡。
伍建章一聽御醫所言,神色先是一怔,彷彿被這突如其來的診斷結果給驚住了。但很快,他的目光變得堅定起來,那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決然和清醒。
他緩緩跪地,動作顯得有些吃力,聲音略顯虛弱但依然堅定地說道:“陛下,臣如今這般狀況,實難再為陛下效力。臣也的確感覺到身體每況愈下,力不從心,如今哪怕是稍一動作,都覺疲憊不堪,難以再擔征戰沙場之重任。還望陛下恩准臣辭官歸鄉,調養身體,以度殘年。”
說罷,伍建章伏地叩頭,額頭碰觸地面發出輕輕的聲響。他那微微顫抖的身軀顯示出他內心的決然與無奈,而此時他的心中卻在想著:“朝堂風雲變幻,伴君如伴虎,如今我身體如此,還是早日辭官歸鄉為好,以免有負聖恩。”
隋文帝楊堅看著眼前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心中五味雜陳。他長嘆一口氣,說道:“伍愛卿,你為朕、為大隋鞠躬盡瘁,朕豈會不知你的忠心與難處。朕準你辭官歸鄉,好生調養。”
伍建章再次叩頭謝恩:“謝陛下隆恩,臣此生無憾。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大隋江山永固。”
楊堅親自扶起伍建章,眼中滿是不捨與感慨:“愛卿一路保重。”
伍建章緩緩起身,在眾人的注視下,步伐蹣跚地離開了朝堂,那落寞的背影令人動容。
從此,興隋九老的伍建章徹底退出了疆場。他帶著滿心的疲憊與滄桑,回到了家中。
在那寧靜的庭院裡,伍建章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培養兒子伍雲召和侄子伍天錫的武功之中。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庭院,便能看到伍建章親自指導兩個孩子練武的身影。
他手把手地糾正伍雲召的招式,耐心地講解每一個動作的要領和精髓,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嚴厲。而伍雲召也不負父親的期望,刻苦練習,汗水溼透了衣衫也不曾停歇。
對於侄子伍天錫,伍建章同樣盡心盡力。他根據伍天錫的特點,為其量身定製訓練計劃,激發他的潛力。伍天錫生性豪放,但在伍建章的教導下,也逐漸收斂心性,專注於武學的精進。
有一日,伍建章將宇文成都送來的兩件珍貴武器。送給了伍雲召和伍天錫。
歲月流轉,在伍建章的悉心培養下,伍雲召和伍天錫的武功日益精進,逐漸在江湖上嶄露頭角,成為令人矚目的後起之秀。
:()隋唐演義群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