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淺淺笑道:"太妃定是誤信了那個道士的胡言亂語了,防止鬼魂索命,只需要弄個鎮魂煞,做一場法事,將其屍身安葬即可;將屍骨焚燬,反而會讓魂魄無所皈依,那冤魂定會日日來尋找仇人啊。"
看來,寧王是打算插手此事了。
兒子正處於爭位之重要時刻,諸王的態度十分的重要。
在這當下,她萬不能得罪了寧王。
仔細想來,遜帝劉陵會落得今日狼狽之處境,其原因之一是拜寧王所賜。
若不是他在太伯廟內大膽的對著皇帝揮劍取血,劉陵怎會被逼得退位了?
劉陵的心裡怎會不恨他?
劉驥再笨,再迷戀著女人,也不致於會蠢到害了自己,轉而去幫助劉陵。
更何況,皇太叔跟其他各王皆在此,她若堅持焚化金氏,一定會引起他們的猜忌。
武太妃挑一挑眉,低聲笑道,"喔,那麼寧王認為本宮應該怎麼處置這件事呢?"
這時,董卿順勢道:"根據律法,金氏是該交由下官來處置!"
武太妃審時度勢,不便再堅持,她抬抬手道:"就依董大人吧!"
"還有一件事。。。。。。。。。"董卿朝著太妃作揖道:"請太妃娘娘高抬貴手,饒恕弭總管的大不敬之罪吧!"
皇太叔正緊盯著她瞧呢,還滿臉的不悅,此事已驚動了皇太叔,她必需讓事情圓滿落幕。
武太妃壓抑著滿心的怒氣,抬抬手道:"罷了,弭總管起來吧,本宮恕你無罪便是。"
弭總管得以無罪,於是便依禮,朝著武太妃低低的磕個頭道:"謝,太妃不追究之恩。"
這時,皇太叔卻轉身對著武太妃訓斥道:"太后正病著,太妃身為先帝嬪妃,理應在病床旁,親侍湯藥,擔心不已才是啊?妳怎會在此生事?別忘了,無論局勢是如何的變化,皇太后還是先帝的嫡妻,此事永遠也改變不了!"
皇太叔居然責怪起她來了……。。
生事?原來所有的事情皇太叔都看在眼裡了,這個老傢伙看似胡塗,實則精明,可是在太伯廟那時,他為何沒有跳出來替太后澄清?
看來,滴血認親的結果,是硬生生的堵住了他的嘴了。
"太叔公教訓得是,本宮立刻前去服侍太后。"武太妃不想再生波折,便低聲回話,然後姍姍然離去。
危機已然解除,弭總管立刻大步至沈慕秋跟前,抬手作揖道:"適才,多謝這位少俠出手相救了。"
沈慕秋環著肩,瞪了董卿一眼,發現她已疾步至金氏的屍身旁,正仔細的盯著她的身軀,一付若有所思的模樣。
"不必謝我了,沈某人只是被大司馬給騙了過來,並非真的有意出手幫忙。"沈慕秋坦白道。
"無論如何,莫不是你出手幫忙,我跟董司馬早就已經沒命了!"說到這裡,弭總管的眼底立刻露出了幾許欽佩之情,徐徐開口道:"少俠的武藝十分的驚人,敢問師承何人哪?"
說到這裡,沈慕秋卻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既然你那麼想知道的話,沈某就告訴你吧,在我十二歲的那一年,拜了一個騙吃騙喝的臭道士為師。當時我還小,以為他的武功很厲害,於是便跟著他四處跑江湖,臭道士很愛賭,那幾年我經常跟著他在賭場裡跟當地的混混們打群架,打著打著,武功竟然日益精進了……"
弭總管聽了,嘴角抽了一抽道:"沈少俠這麼厲害的武藝,竟然只是靠打群架,便訓練出來了?沒有經過名師指點過一招半式?"
沈慕秋自嘲的笑道:"那個臭道士並未教過我一招半式,因為連他自己也使不出什麼好招出來,不過,他倒是有一本秘籍,十分的珍愛,連摸都捨不得讓我摸上一把,後來,家父派人來尋,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