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程度上似乎延續了中學教育的模式, 以陳述性的知識 (是什麼) 和程式性知識 (怎麼辦) 為主, 老師也鼓勵提問, 但回應的很少, 教學相長的互動更少。 而美國大學的課堂, 其實從小學開始就更強調策略性知識。 這類研究性的課堂, 以提問和討論為主導。 很多國內的媒體在比較中美教育的時候, 都會強調這個區別, 並將其歸結於意識和文化上的差異。 其實中國的師生也有提問和研究的意識, 但實踐的過程中有很多阻力, 學習習慣、 課堂
大程度上似乎延續了中學教育的模式, 以陳述性的知識 (是什麼) 和程式性知識 (怎麼辦) 為主, 老師也鼓勵提問, 但回應的很少, 教學相長的互動更少。 而美國大學的課堂, 其實從小學開始就更強調策略性知識。 這類研究性的課堂, 以提問和討論為主導。 很多國內的媒體在比較中美教育的時候, 都會強調這個區別, 並將其歸結於意識和文化上的差異。 其實中國的師生也有提問和研究的意識, 但實踐的過程中有很多阻力, 學習習慣、 課堂